苏东坡、沈括等古人所见到的UFO

苏东坡笔下的“炬火明”
宋神宗熙宁 4 年(公元 1071 年),苏东坡调离京师,被派任杭州通判,赴任途中路经镇江畅游金山。11 月 3 日,金山寺老僧留他夜宿金山观落日,巧逢奇景,堪称佳话。这天晚上,夜空漆黑一片,苏东坡看到大江中出现了一个发光体, 强烈的光使栖居在江边林木里的鸟都受到惊扰。他看得真切、清楚,特地在诗中亲自注解“是夜所见如此”,以强调其真实性。即非幻觉,又非仙境,他百思不得其解,自我发问“非鬼非人竟何物?”这颗“明珠”用强光隐蔽着自己的真面目,以灵敏的速度来去无踪,难道是一位不速之客从天外来到我们这个星球吗? 下面将苏东坡的诗摘抄如下,供参考。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冷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翻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沈括笔下的“明珠案”
北宋神宗时代,中国著名的大学者沈括(公元 1031-1095 年)隐居在长江岸
边的润州(即今江苏镇江),写成一部名著,叫做《梦溪笔谈》,距今已 900 多年。
《笔谈》的卷二十一记述了中国最有名的一则飞碟案例。
文章说:“嘉祐中,(北宋仁宗第九次改年号)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凡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之。”
“余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烂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杲杲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类月,荧荧有芒 焰,殆类日光。”
“崔伯易尝为《易珠赋》中。伯易高邮人,盖常见之。近岁不复出,不知所往。”
“樊良镇正当珠往来处,行人至此。往往维船数宵以待现。名其亭为‘珠珠’。” 这篇记载决不是来自梦境或幻觉和神鬼传闻,而是一篇记实文。今天,我们来重温这篇笔记,对生平治学极为严谨的北宋中国著名科学家应该是无可怀疑的了。从其中的记录,还可以看出几点,值得探索研究:
一、所记述物体,决不能解释为陨星、陨石或星体发光,生物发光,雷电发光,地震闪光等。极可能是 900 年前降临中国东部的 ufo——极可能是飞行器一类的东西。
二、古人头脑中概念简单,竟呼之为“珠”,从中描述,它完全像上下相扣的“碟形”,中间有一排窗孔,其孔为圆形,中有强光射出,真像银珠,令人目炫眼花,不可正视。又由于颇像阳光那样强烈,才会出现湖天如被野火映红,树林影似朝晖所照。
三、由于几年内 ufo 都在此地出现,可否意味着扬州一带 900 年前曾有 ufo 的基地?
四、飞行器呈球形,降落湖泊最安全。拿现在的“阿波罗登月船”印证,当它返回地球,溅落太平洋水面,当然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那么,崔伯易的赋又是怎样作的呢?据《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765 卷·扬州府部艺文之八记载:
《珠湖赋》(又名《感珠赋》,《明珠赋》)。其略云:“高邮西北,有湖名甓社,近岁夜见大珠,其光烛天。尝问诸渔者,皆言或遇于他湖中。有谋之者,则风辄引船去,终莫能致。”
……
“则是珠也,若海月之升,含彩吐耀,周隅皆明。”
“挹奔星之光芒,吸沆瀣之精英。木散影兮扶疏,草露实兮红青;林鸟惊而移林,君犬愕而争鸣!”
如果把《赋》意翻译出来,便是:
这神珠如海天升起的朗月之光明。奇彩夺目,光华闪亮如巨星。
它收聚拢流星的耀辉, 它吸引露珠的精晶,
它使茂林投入萧疏的长影,
它叫野草丛闪灼红青的的彩晕。它令宿鸟从投林中飞起徘徊, 它叫黄犬傍柴门狂吠声声。
元代 uf0 奇案
宋朝之后的元代(公元 1206-1368 年),也有关于 ufo 事件的记载。但不是用今天“飞碟”一词,而是用“天开眼”形容之,经过研究人员判定,这里所说的“天开眼”并非是天文现象,而是 ufo 案例的纪实。
元代人姚桐寿的《乐郊秘语》记载:“乙亥秋九月晦,余晓诣嘉乐,时晓星犹在树梢。忽西南天裂数十丈,光焰如猛火照彻原野。一时村犬皆吠,宿鸟啼鸣, 观其裂处蠕蠕而动,中复大明,若金融于冶铸者,少时方合,操舟者谓余曰:此天开眼也。”
明代 uf0 奇案
明朝(公元 1368-1644 年)的古籍中也有不少关于 ufo 的记载。会说话的“陨石”
明史中还有关于“陨石”会说话的记载,这很可能是对“飞碟”和其中的外星人的误解。或都是对内装有录音放音设备的飞碟的误解。请见明史记载:
西元 1460年2月 22 日至3月 22 日,陕西省庆阳县连续发生大陨石砸死人数以万计。传言这些陨石竟然会说话。
《耳新》中记载的“大鸟”
明代郑仲夔著《耳新》中有如下的记载:“儒县于甲子 7 年间,夜半忽有响如山裂,有一大鸟从东南方飞往西北去,身具五彩作火焰光,或云当是天蓬鸟。其县尹与学博士咸见之,因斋戒祈祷 7 昼夜。”从记载描述中的情景可知,这很可能是一起 ufo 案。
《菽园杂谈》中的松江案
在明代的松江,曾发生过空中飞船的事件。据明人陆容在《菽园杂志》第13 卷中说:
成化 22 年(公元 1486 年)8 月 12 日正午,天宇澄霁,皎无纤云。松江城郭之人,见空中驾一小舟,从东而西,又折而东,落序班董进卿楼上。市人从观者塞道,细视之,乃茭草所结。时进卿之父已患耳疮,乃曰:“此船来载我也”。疮果不疗而卒。张汝弼志其墓如此。
从记载上看,那只“空中小舟”极有可能是飞碟。这个飞碟竟在光天化日之际,大庭广众之间,降落在一家居民的楼上,必有其不得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