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五月份是家装旺季,企业的客单多了,产品销售量大了,随之而来的消费投诉也明显增多。为了购买到放心的家居产品,除了消费者自身学习基础知识外,外力的监督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从国家质检总局、地方质检局每年不规律的抽检中,不仅可以给消费者以警醒,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哪些家居品类是质检部门重点关注对象?问题经常出在哪里?
在2017年初,国家质检总局就公布了《全国重点质量监督》名单,其中木制家具、儿童家具的风险等级为i级(ⅰ级风险产品指与消费者密切相关,国内市场流通量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案例较多,涉及特定消费人群的产品)。
木制家具:表面理化性能、力学性能
甲醛释放量为常见不合格项目
首先位居被抽检榜首的家居产品当数木制家具。2017年3月,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家具等13种日用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进行公布。结果显示多个家具品牌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表面理化性能、力学性能、甲醛释放量。半年前,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发布本市生产领域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等8种产品全国质量监督联动抽查结果的公告(2016年第32号)。公告显示,本次抽查涉及196家企业生产的196批次产品,其中8批次产品不合格,木制家具产品成为“重灾区”,不合格产品达5批次。
消费提示:表面理化性能不合格的木制家具产品易出现漆膜断裂、表面凹陷、耐高温性差等问题,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力学性能(稳定性)不合格的产品易倾翻,导致用户受伤;棕纤维弹性床垫耐久性不合格会影响产品的舒适度;家具的甲醛释放量超标会给使用者带来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