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定知识产权管理的总体策略

 最主要的资产已并非厂房和设备,而是研究开发成果(如产品设计、生产方法、工艺过程、材料配方、计算机软件等)以及知名的商标、商誉等知识财产。它们是企业获得高额销售、高额利润的源泉,是企业在与同行竞争中成败的关键。一个企业知识产权含量的多少,决定着企业日后的发展规模与潜力。而企业面对如此众多的知识产权,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机构,负责企业日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制订企业知识产权产业策略、各项管理制度,并监督制度的实施情况,切实保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落到实处。这也是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管理的要求。但不少企业往往对这关键一环有所忽视,采取一种分散型管理模式,即企业各部门对所涉及的知识产权各自为政。实践却证明,这样既不利于企业制定知识产权管理的总体策略,亦不利于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因此,科学的管理呼唤科学的管理机构。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须与企业产业特点及公司规模相协调。若系大型产业多元化集团企业,宜采取集权式管理模式,即在集团总部设置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会,领导各下属子公司、产业块的知识产权管理分部。由会负责制订本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策略、方针及各项管理制度,而下属分部则负责公司各部门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以及人员的培训等。中型企业宜采用网络式管理模式,在总经理办公室成立知识产权部,由副总经理负责,下设多个联络员,负责联络企业各部门的知识产权工作。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其产业单一的特点,不宜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而应采取点面结合的模式,即以本企业较为重要的知识产权部门,若以专利、技术秘密为主,则主要由技术部门负责企业管理工作,并以其为中心,以点带面,协调其他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以下我们结合一些知名企业其知识产权管理的设置模式,详述不同规模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设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