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想上学厌学逃学严重如何教育?-【伟博青少年心理教育】厌学教育,总之,面对学生厌学现象,摇头叹息无济于事,一味地强调客观原因也于事无补。老师和家长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习主动性,尽快地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
家庭是扭转学生厌学的关键因素。
学生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关系对学生智力、个性、人格、社会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父母又是孩子的*一任老师。因此,家长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孩子。支持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决定。能经常和他们在一起,有共同的喜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而不是挑剔孩子。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榜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大多数家长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对孩子寄予厚望,过高的期望值,严厉的责骂,苛刻的要求,使家庭气氛紧张,造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也是学生厌学的主因,因此,家长要时常关注新信息,多看家庭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专业书籍等,提高自己的家教水平,缩短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有一个温馨、快乐的家,解除压力,才能快乐学习,轻松成长。
厌学心理的矫正措施:
争取家长配合
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是孩子的*一位老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家长要给孩子
创造一个宽松的 良好的 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氛围, 要严格要求自己, 时时处处给孩子起表率作用, 尽量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 使孩子在平等 民主
关爱 和睦的环境下, 保持身心健康, 精神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对待学习差的孩子, 更要切忌急躁, 要看到孩子的优点, 鼓励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因此, 教师和家长要找到厌学孩子的兴趣点和闪光点。针对他们的兴趣和优点, 教师和家长进行赏识教育,
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和成就需要, 激发他们求学上进的愿望教师和家长要找到学生兴趣与知识学习的相通点,
意识地科学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兴趣迁移。这样,一方面,可从孩子学习中取得的成绩或展示的特长给予鼓励和肯定, 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感自尊和自信感,
从而更加热爱学习; 另一方面, 要对孩子们进行学习目的和前途理想教育, 使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理想也更加远大,
求知求学的欲望日益强烈。
创造成功机会,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
信心是前进的源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学习上, 气可鼓而不可泄, 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创设成功机会, 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 老师适当地降低学习要求,
创设情境, 让学生成功,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满足他们尊重的需要。同时, 孩子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这样他们回有自己的自信心 孩子小的时候,
父母就应该放开手脚让孩子独立行使他的选择权, 如双休日可让孩子选择出去游玩的地点, 到书店让孩子选择他喜爱的图书, 买鞋子时让他选择他喜爱的颜色等
在原则范围内,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改变学习方法及指导体制
通过集体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逐步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例如:
意图“国王生病了”这个语言活动以往是遵循以阅读画面,问答讨论为主的教学思路进行设计的。 但是,
如果单纯地让学生看着画面,看一回文章然后提一些问题学生来回答整个活动过程未免有些枯燥, 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
如果借用“学生戏剧表演”这一形式来组织本次语言活动,通过画面欣赏、对白设计、问题讨论、动作模仿、即兴表演等方式, 避免让孩子简单刻板地识记作品要点和内容,
使孩子能主动参与作品表现, 在与教师、同伴互动合作中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还能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