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养猪养殖特种野猪养殖技术

新郑养猪养殖特种野猪养殖技术
  因此体中无任何残留,据沈阳农业大学分析中心,该肉中含有人体17种必须的酸,特别是胱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分别比家猪高出141%。55%,15%,是人们追求的高营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该肉中的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含量是普通猪肉的25倍,亚油酸是目前科学界认为的人体重要的和必须的脂肪酸。但人不能合成该脂肪酸。
1
混养技术
在野猪的驯养中要按照一定的比例使其和家猪混养在一起,以野猪的合群性;在混养中的喂食上,要注意一般野猪喜食生食,因此在野猪的喂养初期要先行饲喂嫩玉米、红薯叶等生食,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生食与熟食的互掺喂食,一旦等到野猪完全适应家养猪的生存后,进行完全熟食的喂养。
  每胎6~13只。仔猪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增重比纯种野猪快,由于基因稳定,公母猪可做种繁殖而基因不变,它不同于家猪,形似野猪。故取名为“特种野猪”。利于快速扩大繁殖和进行商品化生产,特种野猪性成熟一般在5~6月龄。次(体重约50~60公斤)2~4天。期116~120天。初产母猪产仔数6~10头。经产母猪产仔数6~13头。
2
猪舍建设技术
在进行猪舍建造时要注意3点一是要选择向阳的地方,以便获取的采光条件,有利于特种野猪的生长发育及健康成长;二是要保持一定的空间,特种野猪作为家猪与纯种野猪的杂交,保留了纯种野猪喜好的天性,因此在猪舍的建设中要保持一定的空间,使外室及内室有可以自行通行的通道,此外亦要同一猪舍内特种野猪养殖的密度,要使各自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和空间;三是在猪饮用水池的建设上,要保持一定的宽度和深度,一般保持宽度在0.4—0.5 m和深度在0.22~0.24 m,以确保池内的水能够与外界明显地隔开,其长度一般为成年特种野猪的长度,以避免夏季有孕母猪横卧水池中时,出现腹中胎儿窒息情况。
  产后2~3天内不能给过多料,少给粗饲料,喂一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产后5天可恢复正常喂料,产后10~20天。每日投料量在3~4千克;21~30天每日投料量在4~5千克。产后31天后改为正常投料量,每天投料25~3千克,每天喂料3次。产后头2天控制饮水。以后有足够的饮水。特殊护理,对产后无奶或奶量不足的母猪可补喂一些豆浆、小米粥、胎衣汤、鱼汤等高营养食物。
3
配种技术
特种野猪中的母猪一般每年生产2胎左右,每一胎仔猪的产量约为7.8头。当仔猪长到6个月左右时,可以进行适当的配种。在配种中要把握恰当的配种时间,以确保配种的机率。如母猪的配种时间在其不动时,即使是按住其,依旧可以保持静立不动;公猪的配种时间体现在其器的变化上,当其器颜色为暗紫色且稍微皱缩时,是其配种时间。在进行特种野猪的配种时,好使公母猪进行2次重复,2次的间隔为7h左右,以配种的机率。
4
种猪选择技术
在特种野猪的初时期,在选择野公猪时,要综合其身高、体长、嘴型等方面的特征,一般把腿部较高、较长、嘴型较尖的野猪视为纯种猪;要注意的是,在种猪的选择及留种上,避免选择杂交猪种,以防破坏特种野猪后代良好的品性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