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著名的旅游景点雕塑工程公司|精心施工打造精品工程。
20世纪雕塑的两大主流之一是康丁斯坦·布朗库西(1876~1957)。
布朗库西对现代雕塑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创始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象征物,这种象征物的雕塑形式简洁、强调形体的基本属性。由于现代生活的急剧变化和快节奏,以及杂乱无章的事物,人们要求在心理上接纳一种单纯的、简洁的艺术形式。另一种是立体派的雕塑,创立人是毕加索,但代表人物是乌克兰出生的亚历山大·阿基本科,他的作品特点是把坚实的平面与挖空的开放的体积对比形成一种独特的节奏和动感,并用凹陷的结构取代原本坚实的甚至凸出的结构使空间流动起来,并探索了正负空间的转换。立体派的代表还有蕾蒙、杜桑·维隆、昂利·洛郎斯、雅克·李普契兹。
在立体派雕塑家创作的同时,意大利雕塑家们也创造了一种不同的风格——“未来派”,恩墙托·波菊尼宣称:“彻底地放弃有限的线条和封闭的雕塑。”“让我们把人体打开,把环境关闭到人体里面去。”
从实践层面来讲,在近代,尽管中国雕塑工匠与西方雕塑家在创作形式上极为相似,但是两者肩负的社会责任大相径庭。在中国,雕塑人员仍然是传统分工中的一员,其主要职责是为寺庙建筑塑像、为建筑雕刻石头。一方面,他们没有独立创作的自由空间;另一方面,从表现对象、作品所处空间等方面来讲,他们的作品缺少介入社会现实的能力。而在西方,在“工作室”自由创作的雕塑能借助作品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观察,作品力量丝毫不弱于同时代的画家。接受各方定件、从中获利的西方雕塑,其作品则可以进入各种现代社会的公共空间,比如广场、街头、公园,其作品自然会引起公众关注。这也是西方雕塑与中国雕塑有何区别的另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