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大多数养殖户多是不屑一顾,因为在大家印象中,育肥猪饲养管理似乎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和精心管理,所以在很多规模场,育肥猪的饲养多是由一些年龄大,没什么技术水平的人去管理,育肥饲养人员的变动也是猪场圈舍管理中最高的。
由于,养殖户对育肥的“轻敌”,不够精细,导致育肥舍设备不完善,不讲究,环境条件差,从而导致育肥猪料肉比高,死亡率高,导致猪场的整体收益严重受损。
那么育肥猪精细化管理该怎么做
1、入栏前的准备:
很多养殖户在进行育肥猪舍的处理时,往往是猪一卖完,便立即进行冲栏、消毒,这种方法看似正常其实是不正确的。
首先,要用水把围栏,地面打湿,每隔1-2小时进行一次,进行3-5次,这样可使圈舍内的粪便等污染物充分脱离,再用水进行冲洗,冲洗完圈舍后,不宜立马消毒,最好等到圈舍干燥后再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最好进行两次。
正常操作流程:打湿-冲洗干净-干燥-消毒-再干燥-再消毒。
除此之外,还有对猪舍进行检查修补,如饮水器是否正常,猪舍内温度情况等。
2、入栏后的饲养管理
合理分群
分群原则根据猪只公母、大小、强弱进行分群。一般去势公猪比母猪增重快,采食量也比母猪要大得多,所以在分群时需注意。
控制饲养密度
育肥猪饲养中圈舍的密度也是影响猪群能否正常生长的原因,饲养密度过小浪费生产场地,增加人工成本;而饲养密度过大,会影响猪采食量,降低猪的生长速度。
因此猪的饲养密度最好控制在:每10kg体重占0.1平方米。
分群后的调教
猪群入栏后通常需要进行调教,即“三点定位”,采食区、休息区、排泄区。
育肥猪刚进圈时,可在猪休息区铺些垫草,料槽中放少量饲料,指定排泄处放少量的粪便,初期有些猪不定点排便时应及时清理排泄物,利用猪喜干不喜湿的睡眠习惯,在排泄区喷洒一些水,便于调教。
3、减少饲料应激
猪在每个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是不同的,特别是从保育阶段到育肥阶段,饲料的变化往往会造成猪群的应激反应,要减少转群和饲料的双重应激,养殖户应换料时注意方法。
常用减少换料应激的方法:三天换料法和五天换料法。作用基本相同,以前者为例:第1天保育料和育肥料按照2:1的配比进行饲喂,第2天保育料和育肥料配比为1:1,第3天保育料和育肥料1:2进行饲喂。
4、确定饲喂方式
目前猪场在喂养育肥猪时一般有两种饲喂方式:自由采食和定时饲喂。
自由采食的优点:在于省时省力,给料充足,猪群的发育均匀度高
自由采食的缺点:缺点在于容易造成猪厌食,导致饲料浪费以及霉变,同时造成饲喂人员的懒惰,不能及时了解猪群情况。
定时饲喂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猪的采食量,缩短出栏时间。缺点在于加大饲养员的工作量和时间,对饲养员要求高。
不管是哪种方式在进行饲喂时需根据猪场自身情况进行,此外需要注意:对于育肥猪存量较多的猪场,饲喂可采用“先远后近”的饲喂顺序,即先从靠门口远的猪舍进行饲喂,这样可以保证喂料充足。
5、做好保健和驱虫工作
在进行育肥猪饲养时,日常保健和定期驱虫是猪群能否健康快速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猪从保育到育肥阶段各项机能也日益健全,但为了进一步提高猪群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仍需要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生素进行保健,特别是猪舍环境比较差的情况更需要添加一些抗生素进行预防。
总之,在育肥猪的饲养过程中,一定要贯彻精细化的思路,从饲料到猪舍环境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保证育肥猪长势更好,出栏更快。
下一篇: 养猪人请注意:生猪1000元利润来临
上一篇:卖猪肉的父母,让我明白职业没有贵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