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的文化起源

     文化传说
芒果的名字来源于印度南部的泰米乐语。
      野芒果树的果实不能食用,印度人最先发现这种树,并栽培成可吃的芒果,还用它来遮蔽热带的骄阳,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据传说,当时有个虔诚的信徒曾将自己的芒果园献给释迦牟尼,好让他在树荫下休息。
在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的寺院里都能见到芒果树的叶、花和果的图案。印度教徒认为芒果花的五瓣代表爱神卡马德瓦的五支箭,用芒果来 供奉女神萨拉斯瓦蒂。1556年至1605年期间,莫卧儿帝王阿克巴在德里附近有一个十万株芒果树的果园。这样大规模的芒果树园在当时是世界罕见的。
人们一致认为,第一个把芒果介绍到印度国以外的人是中国唐朝的高僧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有“庵波罗果,见珍于世”这样的记载。而后传入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再传到了地中海沿岸国家,直到18世纪后才陆续传到巴西、西印度群岛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等地,这些地方都有大片的芒果林。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各自喜爱的芒果品种。
泰国人常常爱说自己的芒果是世界上最好的,泰国人喜爱一种叫“婆罗门米亚”的芒果,意思是“卖老婆的婆罗门”,传说有个酷爱芒果的婆罗门竟把老婆卖了买芒果吃,因此得名。
印度人把阿方索芒果、佩珊芒果和孟加拉芒果当作珍品。斯里兰卡人喜爱的是鹦鱼芒果和卢比芒果。菲律宾人欣赏的是加拉巴奥芒果,将它改名为马尼拉超级芒果。
我国芒果的经济栽培地区有广东、广西、海南、四川、福建、云南、台湾、等省区。栽培最多的是海南省,分布在陵水、保亭、乐东、东方、昌江、崖县等,年产约500万吨。
四川的攀枝花市年产量近2万吨,广西的南宁、钦州、百色、玉林;云南的西双版纳、德宏、思茅;福建的安溪、漳州、厦门等地均有相当产量的芒果。
了解更多芒果资讯,畅想品质生活,请关注中国芒果产业网mangguoc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