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到达惠州启德青少年成长中心营地的第1天,小鹏非常不配合,并扬言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离开营地。由于之前就对小鹏的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老师并没有急于阻止,只是加大了对小鹏的陪伴和观察,让其将情绪宣泄出来。然后在陪伴中让他一点点的了解营地的生活和营地的老师,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自己必须面对在这里生活三个月的事实。
与此同时,营地老师抓住小鹏喜欢音乐这一点,在活动中添加了一些音乐的元素,而且总是鼓励他带头或者创造情景让他表现出他的音乐才华。慢慢的他感受到这里的学习与学校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甚至这里还有点意思,挺好奇的。于是他告诉老师决定留下来看看。
初到营地,刘子新十分抗拒。中心的老师通过耐心的讲解和陪伴渐渐让她不安的情绪稳定下来。在确定营地的老师对她没有恶意后,刘茜也能够逐渐打开紧锁的内心世界,和老师一起探讨自己的困惑。其实,刘茜的内在还停留在小时候,她非常渴望自己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尤其,作为一个女孩是需要父亲的陪伴和教导的。在得知,营地有针对个人及家庭的专业心理课程后,刘茜非常期待。期待了解家庭,了解父母,更期待了解自己。随着营地课程的讲解,渐渐明白了很多,她知道自己烦躁的情绪来自于哪儿,为何小小年纪就陷入“爱河”,和母亲关系不好。知道这些后,一度很迷茫,她有些不知所措。这次,她主动找到营地的咨询师进行咨询。咨询师仔细听完妞妞的困惑,和孩子共同拟定了咨询目标和咨询计划,在之后的咨询中,咨询师一点点帮梳理思绪,调节情绪,有时也教一些处理事物和应对问题的方法。通过和咨询师的咨询,刘茜不仅知道自己的困惑来自哪里,更加知道自己可以怎样面对自己的困惑,她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也知道了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1 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去上学
从你的描述来看,孩子多半是有了“厌学症”,对学校有害怕情绪,以“肚子痛”或者“生病”为借口,想要逃离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以为孩子只是吃坏了肚子。要知道,只有解决了孩子的厌学问题,才能够解决孩子的“肚子疼”的问题。孩子一般不去上学,均有以下原因: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欠佳,不能够听懂课程,觉得课程枯燥乏味,考试成绩不好有压力等。
2与老师沟通
除了家长外,老师是陪伴孩子最长时间的人。这时候,家长要主动的与老师沟通,从老师那儿获得孩子在学校的第1手信息。具体了解是哪些原因使得孩子对学校产生了厌烦情绪。如果孩子有些怕老师,一者可能是由于老师的个性比较严格,二可能是由于孩子学习不好不招老是喜欢。家长可以像老师说明孩子的个性,这样可以很好的孩子和老师的关系。
惠州市启德青少年成长研究院
13620485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