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农发展一季度利润突破6亿 同比增长4倍多

本文由“诗华诺倍威”推荐阅读
新贝威---激发新城疫更强免疫
4月16日,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9年一季报,1-3月公司完成营业收入30.84亿,比增31.17%,实现净利润6.52亿,比增414.14%,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信息来源:巨潮资讯网)
一季度,白羽肉鸡行业受持续多年祖代鸡低位引种的影响,供给明显紧缺,同时受制于白羽鸡生长周期,短期内市场供需情况难以逆转,鸡肉市场景气度持续攀升,鸡肉价格持续上涨,为公司一季度生产经营实现稳健开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公司不断推进鸡肉生食转调理、调理转熟食战略,提升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加强内部管控,积极开展内部挖潜,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启动轻量化包装,减少产品包装成本。大力实施农业养殖4.0体系,加大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对宰杀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节约生产成本。
凭借独特的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公司在国内白羽肉鸡行业的领先地位和优质大客户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均得到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不断提高。1-6月份,公司预计将实现利润13.5亿至15亿,同比增长302.98% 至 347.75%。相关阅读:
圣农公司首条自动化肉鸡加工生产线运行 填补国内空白
技改攻关1年4个月,投入近8000万进行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4月3日,圣农公司第一条自动化肉鸡加工生产线投入运行,填补国内空白。这标志着圣农公司农业养殖4.0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对国内畜牧业加快转型升级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肉鸡加工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4个区域,前处理区、预冷降温区、分割深加工区、冷冻储存区。
肉鸡加工多数工序一直以来都是依靠人工操作,国内多家企业在尝试实现自动化生产,却始终未能突破。
如何成功破解这一影响国内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呢?圣农公司一方面不断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一方面组织管理人员、设备人员、工艺人员开展自主创新,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发展之路。2018年初,公司开始对原有的1条肉鸡加工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
“以前在肉鸡从运鸡车上卸下至鸡毛被打净的前处理区,卸鸡、分笼、电晕工序由人工操作,作业环境较脏需要经常清洗,工人劳动强度大,产品偶尔产生淤血、断翅现象。”肉鸡加工事业部总经理张金龙介绍,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活禽自动装卸、二氧化碳击晕系统后,改为自动卸鸡和二氧化碳击晕,大幅提升装鸡、卸鸡效率,降低运输过程中鸡只死亡率和鸡只淤血、断翅比例。
在预冷降温区,我们看到原来需要在预冷池中加冰、消毒液对鸡体进行消毒、冷却,现在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氨液循环流动预冷系统,无需加冰,降温效果明显提高,还减少鸡体与冰接触带来的质量隐患。
在分割深加工区,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的自动分割系统正在代替人工切割胸翅、腿、长皮、大小胸,减少了大量用工,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在分割工序与包装工序之间原来需要人工进行产品转运,圣农公司在总结多年生产经验的基础上,采取自主设计、厂家订制配件、自主安装的办法,研制自动物流线。没有现成经验可循,设计图纸历经40多次修改才定稿,安装中大家集思广益、凝聚智慧,克服了一个个“拦路虎”,终于建成自动物流线。分割后的产品在物流线上自动分级后,自动传送到不同品类的包装区。
目前,自动化肉鸡加工生产线运行平稳,用工由原来的800人减少到500人,产品加工滞留时间缩短50%,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