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区水稻赤枯病,科学防治水稻赤枯病的方法在这里。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作物优质高产管理方案、种植业全程现代化综合服务、机械化植保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
水稻赤枯病,又称铁锈病,俗称熬苗、坐蔸。
症状有下面三种类型:
(1)缺钾型赤枯 在分蘖前始现,分蘖末发病明显,病株矮小,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叶片狭长而软弱披垂,下部叶自叶尖沿叶缘向基部扩展变为黄褐色,并产生赤褐色或暗褐色斑点或条斑。严重时自叶尖向下赤褐色枯死,整株仅有少数新叶为绿色,似火烧状。根系黄褐色,根短而少。
(2)缺磷型赤枯 多发生于栽秧后3-4周,能自行恢复,孕穗期又复发。初在下部叶叶尖有褐色小斑,渐向内黄褐干枯,中肋黄化。根系黄褐,混有黑根、烂根。
(3)中毒型赤枯 移栽后返青迟缓,株型矮小,分蘖很少。根系变黑或深褐色,新根极少,节上生迈出生根。叶片中肋初黄白化,接着周边黄化,重者叶鞘也黄化,出现赤褐色斑点,叶片自下而上呈赤褐色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
(1)改良土壤,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2)宜早施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钙肥等。缺磷土壤,应早施、集中施过磷酸钙每667m2施30kg或喷施京博钾水溶液。忌追肥单施氮肥,否则加重发病。
(3)改造低洼浸水田,做好排水沟。绿肥做基肥,不宜过量,耕翻不能过迟。施用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均匀施用。
(4)早稻要浅灌勤灌,及时耘田,增加土壤通透性。
(5)发病稻田要立即排水,酌施石灰,轻度搁田,促进浮泥沉实,以利新根早发。
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531 8651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