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为什么叫亭?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建筑文化上也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亭台楼阁各有区分。那么亭子为什么又要叫亭呢?这一次,锦瑞艺雕就一起和大家来探讨这个问题。
亭子有顶无墙,是一种常见的小建筑物。亭子古时候常建于路旁或园林之中,以供行人和游人驻足休憩,它因功能而得名。《释名·释宫室》:“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诗是出自近代诗人李叔同的《送别》,很明显,亭子是家人或是友人间送别时短暂停留的地方,故取其中的“停”为“亭”。
古时诗人写亭,都是些比较伤感的诗,譬如:唐的司空曙的《梅亭 》东海穷诗客,西风古驿亭。发从残岁白,山入故乡青。
世事徒三窟,儿曹且一经。丁宁速赊酒,煮栗试砂瓶。
李商隐的《西亭》
此夜西亭月正圆,疏帘相伴宿风烟。
梧桐莫更翻清露,孤鹤从来不得眠。
由这些诗句都可见,古时的亭子,特别是驿站外的亭子都赋予了伤感的色彩。其实,亭子不仅仅是送别时短暂停留的地方,也是商旅路人短暂休息的地方,而且也是不少的文人雅士感怀赏景的地点。如:唐的函偓就这样写过:
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人语静先闻,鸟啼深不见。
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堑蔓坠长茸,岛花垂小蒨。
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更有兴来时,取琴弹一遍。
由这些诗句都不难看出,亭子即是短暂停留的地点,故为亭。而根据亭子的建成材料的不同,又有很多种名称:石亭、茅草亭、木亭等。有关亭子的知识,锦瑞艺雕就简单介绍到这里,更多的有关内容后期将继续为大家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