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永磁电机发展综述
永磁电机专委会 唐任远
1 引言
电机是以磁场为媒介进行机械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电磁装置。为在电机内建立进行机电能量转换所必需的气隙磁场,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电机绕组内通电流产生,既需要有专门的绕组和相应的装置,又需要不断供给能量以维持电流流动,例如普通的直流电机和同步电机;另一种是由永磁体来产生磁场,既可简化电机结构,又可节约能量,这就是永磁电机。
add: 上海市青浦工业园盈港东路8300弄186号 销售热线:13016568808
tel: 021-60441818/60441919 fax: 021-39651673 p.c: 201700
qq:363646441 e-mail: 363646441@qq.com hp:www.donghaijd.com
2 永磁电机的发展概况
永磁电机的发展同永磁材料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永磁材料的磁特性并把它应用于实践的国家,两千多年前,我国利用永磁材料的磁特性制成了指南针,在航海、军事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19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世界上第一台电机就是由永磁体产生励磁磁场的永磁电机。但当时所用的永磁材料是天然磁铁矿石(fe3o4),磁能密度很低,用它制成的电机体积庞大,不久被电励磁电机所取代。
随着各种电机迅速发展的需要和电流充磁器的发明,人们对永磁材料的机理、构成和制造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相继发现了碳钢、钨钢(最大磁能积约2.7 kj/m3)、钴钢(最大磁能积约7.2 kj/m3)等多种永磁材料。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铝镍钴永磁(最大磁能积可达85 kj/m3)和50年代出现的铁氧体永磁(最大磁能积现可达40 kj/m3),磁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各种微型和小型电机又纷纷使用永磁体励磁。永磁电机的功率小至数毫瓦,大至几十千瓦,在军事、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产量急剧增加。相应地,这段时期在永磁电机的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充磁和制造技术等方面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以永磁体工作图图解法为代表的一套分析研究方法。
add: 上海市青浦工业园盈港东路8300弄186号 销售热线:13016568808
tel: 021-60441818/60441919 fax: 021-39651673 p.c: 201700
qq:363646441 e-mail: 363646441@qq.com hp:www.donghaijd.com
但是,铝镍钴永磁的矫顽力偏低(36~160 ka/m),铁氧体永磁的剩磁密度不高(0.2~0.44 t),限制了它们在电机中的应用范围。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稀土钴永磁和钕铁硼永磁(二者统称稀土永磁)相继问世,它们的高剩磁密度、高矫顽力、高磁能积和线性退磁曲线的优异磁性能特别适合于制造电机,从而使永磁电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67年美国k.j.strnat教授发现的钐钴永磁为第一代稀土永磁,其化学式可表示成rco5,简称1:5型稀土永磁,产品的最大磁能积超过199 kj/m3(25mg·oe)。1973年又出现了磁性能更好的第二代稀土永磁,其化学式为r2co17,,简称2:17型稀土永磁,产品的最大磁能积达到258.6 kj/m3(32. 5mg·oe)。1983年日本住友特种金属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各自研制成功钕铁硼(ndfeb)永磁,称为第三代稀土永磁。由于钕铁硼永磁的磁性能高于其他永磁材料,价格又低于稀土钴永磁材料,在稀土矿中钕的含量是钐的十几倍,而且不含战略物质——钴,因而引起了国内外磁学界和电机界的极大关注,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开发。目前正在研究新的更高性能的永磁材料,如钐铁氮永磁、纳米复合稀土永磁等,希望能有新的更大的突破。
add: 上海市青浦工业园盈港东路8300弄186号 销售热线:15365650833
tel: 021-60441818/60441919 fax: 021-39651673 p.c: 201700
qq:413272461 e-mail: 413272461@qq.com hp:www.donghaijd.com
上海冬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18817733356
中国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