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栽培常见整形模式

葡萄栽培常见整形模式
1 扇形整形
篱架扇形整形是埋土防寒地区篱架葡萄的常见树形,植株通常没有粗大的主干,便于葡萄下架埋土防寒。葡萄树从地表直接分生出多个主蔓,主蔓上分生侧蔓或直接着生结果枝组,枝蔓在架面上呈扇形。其主要优点是植株负载量容易调节,枝蔓容易更新,品种适应范围广,可用于不同生长势的品种栽培。主要包括:规则半扇形、规则扇形、多主蔓自由扇形。
(1) 规则半扇形
第一年栽植的苗木选留 1 个新梢作为主蔓培养,抹除主干上 0.3 米以下的副梢,在苗高 60-70cm 第一次主梢摘心,冬季修剪时,选留 5-8 个成熟充分、剪口粗度在 0.7cm以上剪截。第二年春季新梢萌发后选留 3 个新梢作为主蔓重点培养,抹除主干上 0.3 米以下的副梢,冬季修剪时,各主蔓在 1-1.5 米处剪截,并剪去各主蔓上细弱的副梢。第三年上架时将 3 个主蔓分别顺一边引绑在 1-3 道铁丝上,呈半扇形。在各主蔓上分别每隔 20-30cm 留一个结果枝组(图 1)。
图 1 规则半扇形
实行中短梢修剪。该树形架面利用率高,各主蔓排列有规则,主蔓走向一致,结果枝组易更新,树势易控制,便于埋土防寒。
(2) 规则扇形
第一年栽植的苗木选留 1 个新梢作为主蔓培养,抹除主干上 0.3 米以下的副梢,在苗高 60-70cm 第一次主梢摘心,冬季修剪时,选留 5-8 个成熟充分、剪口粗度在 0.7cm以上剪截。第 2 年植株选留 2-3 个新梢作为主蔓培养。冬剪时,各主蔓在 1-1.4 米处剪截,并剪去各主蔓上粗度在 0.5cm 以下的副梢。第三-四年上架将各主蔓分别倾斜引绑在铁丝上,呈规则扇形。在各主蔓上隔 20-30cm 培养一个结果枝组,实行中短梢修剪(图2)。
图 2 规则扇形
该树形结果枝组有规则,能防止结果枝组外移,产量稳定,北方便于埋土防寒。缺点是植株培养时间长,不利于早期丰产,且修剪技术要求高。
(3) 多主蔓自由扇形
第一年栽植的苗木选留 1 个新梢作为主蔓培养,抹除主干上 0.3 米以下的副梢,在苗高 60-70cm 第一次主梢摘心,冬季修剪时,选留 5-8 个成熟充分、剪口粗度在 0.7cm以上剪截。第二年植株选留 3-5 个新梢作为主蔓,抹除主蔓上距离地面 0.3 米以下的副梢。冬季修剪时,各主蔓在 0.8-1.2 米处剪截,并剪去各主蔓上细弱的副梢。第三—四年上架时将各主蔓分别倾斜引绑在 1-3 道铁丝上,呈扇形。在各主蔓上分别配置 1-2 个侧蔓,在各主侧蔓上每隔 20-30cm 留一个结果枝组。实行中短梢修剪(图 3)。
图 3 多主蔓自然扇形
该树形架面利用率高,结果枝组容量大,易更新,产量高,管理方便,修剪灵活,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便于埋土防寒。缺点是植株和结果枝组培养时间长,不利于早期丰产,夏季管理和冬季修剪技术要求高。
2 篱架水平型整形
篱架水平型整形修剪技术简单易学,树体结构清晰有规则,枝条在架面分布均匀,树势易于控制,结果部位的高度较一致,便于管理和采收。冬季埋土防寒地区种植多采用无主干水平形整形或矮主干整形,而在埋土防寒的地区一般采用有主干水平型整形。
篱架水平型整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单臂单层水平ⅰ形、单臂单层水平ⅱ形、单臂双层水平形、矮、高干双臂双层水平形、双臂单层交叉水平形、双臂单层水平形、双干双臂双层水平形、单干双臂双层水平形。
(1) 单臂单层水平ⅰ形
在定植当年,培养一个新梢作为主蔓。冬季修剪时基部 50cm 以下不留副梢,主蔓在 1.0-1.5 米处剪截。主蔓上的副梢粗度在 0.5cm 以上的选留 1-2 个芽剪截,其余细弱副梢全部剪除。第二年上架时,将主蔓顺一边引绑在 1-2 道铁丝上,呈水平状。在主蔓上每隔 20cm 选留一个结果枝组,实行中短梢修剪。该树形简单,适宜于密植,早期丰产。缺点是苗木需求量大,后期架面易过密。
(2)单臂单层水平ⅱ形
在定植当年,培养一个新梢作为主蔓。冬季修剪时基部 50cm 以下不留副梢,主蔓在 0.8-1.2 米处剪截。主蔓上的副梢粗度在 0.5cm 以上的选留 1-2 个芽剪截,其余细弱副梢全部剪除。第二年上架时,将主蔓顺一边引绑在 1-2 道铁丝上,呈水平状。在主蔓上每隔 20cm 选留一个结果枝组,实行中短梢修剪。该树形简单,适宜于密植,早期丰产。缺点是苗木需求量大,后期架面易过密。
(3)单臂双层水平形
第一年植株在 0.5 米时摘心,选留 2 个副梢作为主蔓。冬剪时,将主干基部 0.5 米以下的副梢全部剪去,主蔓在 1-1.5 米处剪截。第二年上架时,将 2 个主蔓顺一边分别引绑在 1、2 道铁丝上,呈 f 形。各主蔓上每隔 20cm 留一个结果枝组,实行中短梢修剪。这种树形枝组容纳量大,利于密植,产量高。
图 4 单臂双层水平形
(4)矮、高干双臂双层水平形
第一年矮干栽植生长势较弱的品种,株高 0.5 米时摘心;高干栽植生长势较强的品种,株高 1 米时摘心。每株选留 2 个副梢作为主蔓。冬剪时,矮干的 2 个主蔓留 1 米长剪截,同时剪除主干上距地面 0.5 米以下的所有副梢。第二年上架时,各植株将 2 个主蔓分别引绑在 1、2 道铁丝上,呈水平状。各主蔓上每隔 20cm 选留 1 个结果枝组,实行中短梢修剪。该树形架面利用率高,结果枝组配置较合理。适用于不下架埋土地区栽培。
(5)双臂单层交叉水平形
第一年植株选留 2 个新梢作为主蔓。冬剪时,在 1-1.5 米处剪截,同时剪除距地面0.5 米以下的所有副梢。第二年将 2 个主蔓交叉引绑在第一道铁丝上,呈水平状。在各主蔓上每隔 20-30cm 选留 1 个结果枝组,实行中短梢修剪。该树形适宜于生长势强的品种和不埋土的地区。
(6)双臂单层水平形
第一年株高 0.5-0.6 米时摘心;高干栽植生长势较强的品种,株高 1 米时摘心。其上抽生的副梢选留 2 个作为主蔓。冬剪时各主蔓均在 1.5 米处剪截,并剪去主干上距地面0.5 米以下的副梢。主蔓上的副梢粗度在 0.5cm 以上,留 1-2 芽进行短截,以便培养来年的结果母枝。第二年上架时,各植株将 2 个主蔓分别引绑在 1 道铁丝上,呈水平状。在各主蔓上每隔 20-30cm 培养 1 个结果枝组,实行中短梢修剪。该树形整形容易,操作简便,管理省工,有利于密植,早期丰产。适用于不下架不埋土的地区栽培。
(7)双干双臂双层水平形
第一年在一穴中在 2 株苗,当矮干植株生长至 0.5 米时摘心,高干植株至 1 米处摘心,及时抹除基部副梢。每株各留 2 个延长枝作为主蔓,冬剪时各主蔓在 1.5 米处剪截。
第二年上架时,将矮干植株的 2 个主蔓引绑在第一道铁丝上,高干植株的 2 个主蔓引绑在第二道铁丝上,构成了双臂双层水平型。在各主蔓上每隔 20-30cm 培养一个结果枝组,实行中短梢修剪。
(8)单干双臂双层水平形
当年栽植的植株,选留 1 个新梢,待新梢在 1 米时进行摘心。在主干上距地面 0.5米处选留 2 个副梢作为第一层主蔓,1 米处在选留 2 个副梢作为第二层主蔓。冬剪时,剪除距地面 0.5 米以下的副梢,各主蔓上的副梢粗度在 0.5cm 以上留 1-2 芽剪截。第二年上架时,将各主蔓分别引绑在第 1、2 道铁丝上,呈水平状。在各主蔓上每隔 20-30cm培养一个结果枝组,实行中短梢修剪。此种树形能均衡树势,新梢排列整齐,结果枝组易更新,产量高,适用于生长势强和不下架埋土的地区采用。
3 高、宽、垂整形
高、宽、垂整形方式是高主干(1.0-1.5 米以上)、宽叶幕(1.3-1.5 米)和宽行距(3-4 米)、垂梢(新梢自然下垂)的整形方式。该整形方式是不埋土防寒种植区葡萄整形方式的重大变革,在国外已经应用多年,在我国部分地区也正走向成熟。其主要优点是:一是新梢和果实主要集中在植株上部,离地面高,下部通风透光比较好,大大减轻了葡萄病虫害的发生;二是枝条下垂,生长受到控制,促进了生殖生长,提高了结实能力、结果系数、果重、穗重,提高了产量和品质;三是节省人工和架材,便于操作和机械化管理,降低了果园的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