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处火葬场,一名男子的yi体被送到这里。
当他被火化之后,火葬场设备被发现受到了放射性污染,而一名操作员的尿液检查中也发现了痕量的放射性物质。
这不是什么都市鬼怪故事,它出自 jama 杂志最近发表的一篇研究。
图源:jama 网站截图
上面提到的死者生前患有胰腺癌,接受了含有镥-177(lu-177)的药物静脉注射治疗。在他被火化之后,火化炉、空气过滤器和骨骼粉碎机上都检测到了这种元素。
而操作员的尿液中虽然没有发现 lu-177,却出现了锝-99m(tc-99m),这是一种在核医学成像中常用的药物,有可能来自其他yi体。
也就是说,如果患者死亡时体内有放射性药物残留,火葬时很可能造成辐射污染。
发出辐射的患者
自居里夫人时代起,放射性元素就在医学中被广泛使用。
1951 年,海拉细胞的主人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因宫颈癌接受治疗,医生将一管镭缝在子宫颈中合适的位置,两天后取出,两周半之后再重复一次,暂时消除了她的肿瘤。
那时,人们还尚未完全了解放射性元素的危害。今天的核医学已经比过去温和多了,药物的选择也变得更有针对性。
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是碘-125(i-125)粒子植入,适用于肝癌、胰腺癌等多种癌症。医生会计算粒子植入的数量和位置,尽量让射线集中在需要它的地方,减少误杀。
有资料显示,临床用 i-125 粒子的组织穿透范围是 1.7 cm,有效的杀伤半径范围是 1~1.5 cm;
但刚刚接受手术的患者仍会发出辐射,如果不作防护,离开患者 4 米外辐射才降到本底水平。(本底辐射指环境中天然存在的微弱辐射,具体强度在世界各地略有不同)
i-125 的半衰期为 60 天,一般来说到出院的时候辐射会消失,但 2001 年发表在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medical physics 上的一项研究写道:「当含有足量放射性 i-125 的患者在体内辐射消失前死于意外,火化他们的yi体时,辐射仍然存在。」
碘-125 在空中飘
前文故事中那名男子,接受治疗后的第二天就出现了低血压发作,两天后去shi,火葬时离上次接受治疗只有 5 天。
而在另一家医院里,一名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 i-125 粒子植入手术 5 天后死亡。william que 查阅了相关报告,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分析。
根据北美火葬协会(cremation association of northamerica)提供的信息,火化过程通常持续 2~3 小时,炉内温度 760~1149 °c,火化完成后大约需要一小时冷却。
用于yi体火化的火化炉
图源:图虫创意
通过进一步计算可知,在整个过程中,每具yi体燃烧产生的气体约为 11,000 立方米。
就这一案例而言,通过对比手术植入的 i-125 的量和骨灰中残留的放射性,可判断大部分 i-125 会在火化过程中随风而去。
如果在炉子附近停留三个小时,一个人通过呼吸受到的辐射大约是0.0075毫西弗(msv),还不到一次胸部 x 射线诊断的有效剂量。
如果火化之后直接接触盛放骨灰的塑料袋,遭受的辐射暴露为每小时2毫伦琴(mr),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吃下 50 根香蕉。
(每人每年受到的本底辐射剂量约为 2.4msv,在此基础上额外受到的辐射一般认为不应超过 1msv。香蕉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其中的钾-40 具有放射性,在地球上分布广泛,是本底辐射的一个重要来源。)
总之,即使是带有足量放射性药物的yi体,火化时也不会烧成一朵蘑菇云,顶多给周边带来一点点额外辐射。
此外,如果没有注射或植入放射性元素,而只是生前接受过体外放射治疗,就不用担心了。体外放射治疗的方法是用仪器发出射线照射目标部位,治疗结束后病人的身体中不会残留辐射。
请使用金属骨灰盒
研究还指出,金属骨灰盒能够有效屏蔽残留的辐射。
因此,完成火化之后,骨灰应放在金属骨灰盒中储存或入葬,不应对骨灰进行再加工。
如果要抛撒骨灰,应当在 i-125 植入手术 10 个半衰期后进行,即 20 个月。
一些人会选择将亲属骨灰撒向大海或河流
图源:图虫创意
总而言之,单独一具yi体造成的辐射很微小,不会对公众造成影响,但我们仍然应当重视火葬场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
william que 指出,无论yi体有没有辐射,火化操作员必须佩戴口罩,并建议使用橡胶手套,或在完成操作后洗手。
虽然这些都属于工作规定,但在现实中大家并未严格遵守。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体内有放射性元素的人的yi体处理,有着特殊规定,如美国佛罗里达州要求所有植入材料都必须在火化前取出,包括治疗用的放射性元素粒子。
火化这些含有接受放射性元素yi体,到底会造成多大辐射,目前还不清楚。
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体内含有放射性治疗后残留元素的病人,该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消除自身辐射;或这样的病人若意外死亡,如何将火葬时的辐射污染降到最小。
(来源:博将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