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平安打了“头炮”之后,各大上市险企的上半年业绩陆续发布,截至目前,只有中国太平和新华保险两位“同学”的考试成绩要等明天揭晓了。从已经披露的“成绩单”看,谁考得怎样已经了解得七七八八了。
但是有很多朋友表示看不懂,上市公司财报好几百页,尤其是保险公司的财报更是难上加难,除了常规的营收利润之外,还有保险行业特有的新业务价值、内涵价值等不明觉厉的财务指标,直接把人看蒙。
没关系,南方+用大白话为你读财报,第一期,我们就先说说,中国最赚钱的保险公司是谁?
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探讨,一是谁赚的钱最多;二是谁最会赚钱,效率更高。
拼体量当然拼不过中国平安,其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976.76亿元,同比增长68.13%,占了a股保险业净利润的半壁江山。中国平安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5.62%,也是领先同行的。
但是论谁最会赚钱,则另有他人。
日前,友邦保险(1299.hk)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今年上半年新增保费34.43亿美元,增长9%;税后营运利润28.98亿美元,增长12%。
这家总部位于香港的外资保险公司,由于历史原因,是唯一一家被允许在国内开展保险业务的100%纯外资企业。不过他一直深耕中国,中国业务所占的份额超过整个集团的50%。
截至2019年6月30日,友邦保险的税后营运利润总金额是28.98亿美元,其中,中国香港排第一是9.97亿美元,中国内地排第二是5.37亿美元,依次排下去的是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也就是说,中国业务对友邦的利润贡献度约为52%。
在新业务价值方面,截至2019年6月30日,友邦保险的新业务价值是23.89亿美元,新业务价值率是68.9%。中国香港、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数字都在60%—70%范围内。只有中国内地的新业务价值率为93.2%,遥遥领先。
新业务价值是考量寿险等业务价值的特有指标,指当年销售的新保单在销售之初将未来价值贴现。 “你就把它简单理解成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新业务价值越高,公司越赚钱,股东的回报也就越高。” 北京保研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汪波涛说。
也就是说,新业务价值率越高,赚钱的能力也就越强。
今年上半年,国内大部分保险公司的新业务价值率有所上涨。以三大保险巨头为例,2019年上半年中国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率是44.7%,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7个点;中国人寿的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率是36.6%,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银保渠道是21.5%,提升了7.9个百分点。中国太保的寿险新业务价值率是39%,同比下降了2.4个百分点。
横向对比,友邦在中国93%的新业务价值率领先了不少。友邦保险ceo兼总裁黄经辉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称在中国内地的业务是友邦增长最快的市场分部,还希望能进一步拓宽布局。
不过,友邦的赚钱能力虽强,但是在中国有一定先天劣势——经营范围受到限制。与同行可以在全国范围拓展业务相比,友邦在中国内地只覆盖了北京、上海以及广东、江苏的共14个城市,其中天津和石家庄还是今年7月份刚刚新增的2个城市。
这一期就说到这,这样的财报你喜欢听吗?欢迎跟帖或者点击下方记者头像留言互动。
【策划】陈颖
【记者】张艳 实习生 周旭晟
【校对】杨远云
【作者】 陈颖;张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自营号~日报经济部自营号~289财经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