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胆管癌是肝胆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肝门胆管癌患者在病情进入晚期后已发生扩散转移,甚至出现多处转移,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此时西医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不少患者想到了安全、副作用小的中医治疗,那肝门胆管癌晚期多处转移中药还有用吗
肝门胆管癌晚期多处转移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不大,放化疗虽然短期效果明显,能杀灭肿瘤,控制病情,但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而晚期患者由于疾病消耗较大,大多体质虚弱,对于放化疗的副作用很难承受,因此药性温和的中医治疗更加适合患者。中医治疗肝门胆管癌强调标本兼治,不仅关注肿瘤的局部病灶,也顾及整个机体,使治疗更加全面,在控制病情,抑制扩散转移的同时,注重调理患者的机体,恢复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平衡,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在肝门胆管癌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不仅能单独作用于患者,也能联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如耐受放化疗副作用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中医,可以减轻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施治,每个患者的病情、并发症、体质不同,在治疗时所用到的药方也是不一样的,患者切勿盲目用药,以免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出现不良反应,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用药。
在选择中医治疗时,很多患者和家属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院长袁希福的帮助,由于出身于中医世家,作为袁氏中医家族第八代传人的袁希福,自幼便接触中医,熟读中医古典名著。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医近40年来,袁希福接诊各类肿瘤患者10万余例,其中不少都是复发患者,或病属晚期,甚至是被判“死刑”的末期患者。尽管无法挽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但绝大多数患者经其治疗后都能够不同程度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部分患者能够生存3年、5年、10年,乃至更久,深得用药患者的信赖和认可。
由于医术精湛,袁希福相继被河南日报、大河报、大河健康报、郑州晚报、河南科技报、东方今报、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并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如2017年5月受邀赴德国参加第48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大会作了题为《“三联平衡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体会》的会议报告;2018年6月22日至6月28日,袁希福受邀参加了“一带一路”--第三届加中传统医药国际论坛 ”,并被授予“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传播杰出贡献奖。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治疗肝门胆管癌康复案例
案例1:刘慧芳(化名),女,49岁,胆管癌
刘慧芳之前做生意的时候就感觉天天解小便发黄,但是一直没有当回事,后来发现身上也黄,脸也黄,眼也黄,浑身痒,2014年9月,刘慧芳到医院检查确诊为胆管癌,家人考虑到病情比较严重就未告知真实病情,然后就立即做了手术。做完手术后,手术伤口感染,一个月都没见好转,后来刘慧芳得知自己患了胆管癌就想放弃治疗,但是其儿子一直开导她。
后来无意间听儿媳妇说他们娘家有个邻居就是得了癌症,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吃中药康复了,而且已经康复两年多了,于是刘慧芳一家人开车来到郑州,找到了袁希福院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拿了一个月的中药,令她想不到的是吃了中药之后明显感觉到疼痛减轻了,发烧也少了,也能睡个安稳觉了,刘慧芳自己也明显感觉到有效果,然后就一直坚持吃中药到现在。
坚持服药,身体一年比一年好的刘慧芳到2017年下半年,又开始在家帮忙做生意了,2018年5月4日找袁希福院长复诊的她满脸笑意,丝毫看不出是个病人。
案例2:陈玉兰(化名),56岁,胆囊癌伴肝门胆管浸润,河南信阳市人
2011年底,陈玉兰出现右上腹疼痛,在当地医院进行腹部ct检查,显示为胆囊癌,遂至北京某医院就诊。2012年1月,确诊为胆囊癌伴肝门胆管浸润,随后行手术切除肝门胆管癌,并行胆肠吻合术。术后医院建议进行放、化疗。陈玉兰未采纳,带引流管出院。
2012年5月4日,陈玉兰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初诊时患者饮食不佳,睡眠差,发热,近一个月体重下降3公斤。袁希福院长依据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在辩证施治基础上为其开具药方。服药一个小疗程后,5月28日复诊时,陈玉兰家属称她精神体力明显好转,饭量增加,原本持续发热症状好转,现偶尔发热。陈玉兰及家属均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坚持用药后病情稳定,身体恢复的很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中医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重要手段,可以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不仅对肝门胆管癌晚期多处转移患者有效,也适用于早中期患者,对于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有积极的作用,不过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患者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用
qq: 86086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