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稍微观察的话会注意到现今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比较喜欢用小动物作为logo或者吉祥物,甚至有的直接用动物的名称起名,比如天猫的猫,京东的狗,腾讯的企鹅,飞猪的猪等等,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比如腾讯的企鹅,1999年,那时的qq是“oicq”名“中文网络寻呼机”。这个型似帝企鹅的oicq在互联网拓荒期凭借着前瞻和精准的市场洞察,一举称霸互联网江湖近二十年。而从当时帝企鹅霸道(“瞪谁,谁怀孕”)的眼神中,我们也能看到在那种独特的环境中qq的野心。
而在,2000年到2006年互联网快速发展阶段,虚拟世界飞速霸占实体世界的影响力,从而也带来了一种叫做拟物化的设计风格。所以qq的企鹅形象变得浑圆和真实,互联网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互联网飞速膨胀的状况,而拟物化的设计理念也用真实的形象传递着qq年轻、温暖的品牌形象。 到了2012年以后互联网内容的飞速膨胀,人们需要在海量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所以我们看到qq画风大变,并采用了延续至今的扁平化、简洁设计。互联网在一种现代简约的风格之下,用最少的元素传递了更多信息。如今,qq企鹅真正成为一个品牌标志,并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当然,中国互联网公司并不只是热爱动物,植物名同样极为常见,虽然传统企业也会在商标上经常用到植物,但大都是在中国人心中有美好寓意的牡丹、荷花、梅花、兰花、菊花、海棠之类。
但是,今天中国互联网公司用的植物,往往是传统行业很少会使用的,因为它们在传统上大都没有特殊的美好寓意,譬如豆瓣、土豆、小米、蘑菇街、豌豆荚、坚果、芒果、花椒、瓜子、梨、荔枝、果壳、花生、大麦、大豆、柚子、橡树……
但近几年来使用叠词名的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多,有些行业类别甚至出现了叠词扎堆现象,譬如与社交应用或带有一定社交功能的行业,几乎被叠词占领,以至于名字使用叠词,很容易被认为是社交软件。
越是晚近的互联网公司,起名时越带有这种特征。或者说,中国互联网公司仍有不少喜欢用功能描述性和寓意寄托型的名字,互联网但在垂直领域的排名往往更加靠前的,明显是这类偏爱动物、植物和叠词的公司。
总归一句话:动物萌属性天生圈粉,ip的内容衍生空间大,能满足互联网公司的社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