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释光现象在300多年前就已被发现,在1663年英国化学家boyle首先报道了钻石受热发光的观察. 在1960年, kennedy和knopff第一次报道了古陶瓷的热释光现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热释光断代已在考古学和古陶瓷年代鉴定等领域取得广泛的应用. 热释光断代不需要依靠标准器进行比较,所以它是一种绝对断代的方法. 因此若把陶瓷样本加热,可观察到物理学上的热释光现象,这些矿物晶体在历史上积累的能量会以发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而且热释光的强度与它们所累积接受的核辐射数量成正比.
由于陶瓷器件所接受的核辐射主要来自于陶瓷本身和自然环境所含的微量放射性杂质(如铀、钍、钾40等) ,它们的放射性剂量相对恒定,因此热释光的强度便和受辐射时间的长短成正比. 热释光疑难问题解析 热释光文物鉴定技术是一门高科技技术,已经广泛为世界各大博物馆和著名拍卖公司所接受,在欧美更可以作为法院认可的断代证据,但在国内一般的收藏家们对热释光技术缺少了解,对它的科学原理和实际应用还不太熟悉。为此我们专程走访了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系刘有延(以下简称刘)教授,请他对热释光技术做一些通俗的解释. 刘教授,是我国知名的固体物理学家,现在还承担国家研究项目并带着5位博士研究生。
河南家之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崔经理 18500871661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 农信大厦 601
qq:1852545791
河南家之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8500871661
中国 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