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的审议。在河南代表团,习近平重点谈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
总书记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
习总书记指出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新时期农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根据习总书记的要求
2018年4月以来
大连市委精心组织
分3个批次
选派了1024名干部
到乡村任第一书记
1024名第一书记,超给力!
第一书记们克服困难,主动作为,助力振兴,帮助引进致富项目438个,争取致富项目资金1.5亿元,38个低收入村、53个“空壳村”摘帽。
我市建立“一团队两清单一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人才、资金、项目等各类资源下乡进村,促进乡村振兴。组建百人“选派干部农业技术人才库”,涵盖粮油、蔬菜、果树、畜牧等各领域,为选派干部提供技术指导帮助。
我市还建立“农村发展需求项目”和“全市社会资源项目”两个清单,建立运行“初心惠农365”网上对接平台。同时,各级党组织坚持从工作上支持、从生活上关心,全方位做好选派干部工作和生活保障。
在认真总结、层层推荐基础上,我市评选出2018年度驻村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十佳”工作法,已全市推广。
这“十佳”工作法分别是↓↓↓
1.“党建+村办企业”双引擎工作法
2.主动发展+援建帮扶“1234”工作法
3.“四点一线”引领产业发展工作法
4.“新奇特菜品”创收致富工作法
5.“支部+农家乐民宿”工作法
6.微信社交促销工作法
7.“支部+合作社+电商”工作法
8.“一核三化”促发展工作法
9.“打井开源”工作法
10.肉牛养殖项目扶贫工作法
那么“第一书记们”到底干得咋样
↓↓↓
“第一书记们”向总书记交作业了
只有干部干在前,群众才会铆足劲。
——金普新区二十里堡街道二十里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海军
王海军(持话筒者)
金普新区二十里堡街道二十里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海军说,开始群众对这个上面来的“大干部”并不买账,不配合。王海军急了,干脆换上劳动服,戴上白手套,约上村委会成员,直接来到几户“犟脾气”村民门前,“你们干不了,我们来帮你们……”随着村容村貌变了样,村民们也渐渐改变了生活方式。
说起近一年的工作,王海军最有体会的就是“群众最烦空话套话,最认苦干实干”。
一步一个脚印 为村民办实事。
——普兰店区唐家房街道许家社区第一书记张源源
张源源(左一)
从到普兰店区唐家房街道许家社区报到的第一天,来自市妇联的“80后”女干部张源源便梳理出驻村三年的工作目标:修路,打井,寻找农业致富项目,而今,路修了,井有着落了,农业项目今年也会落地了。
到任后,张源源通过市妇联党组向市交通局申请修路资金,争取到了投资140余万元的柏油路项目。去年10月15日这条路正式竣工了。
许家社区以生产富硒葡萄为主。去年9月,张源源将富硒葡萄送进了良运(欧宝)连锁超市销售。她还争取到了4万元的“乡村振兴巾帼基地”项目资金,用于合作社葡萄种植的发展壮大。
村民要想富,关键看支部。
——瓦房店市阎店乡和平村第一书记王贵琦
王贵琦
瓦房店市阎店乡和平村第一书记王贵琦驻村后,第一件事抓的就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们又重新找到了党组织。
王贵琦多方筹措,解决了村民多年的吃水问题,村民们滞销的地瓜等农产品有了销路,总投资45万元长度1.5公里的村级水泥路也将正式施工。和平村辛店困难居民焦正奇感动地说,第一书记来了后,村里变化太大了,农民都有了盼头。
王贵琦带领村里的种植地瓜大户成立了大连农通农业专业合作社。采用试管脱毒、无菌、无土培育技术,成功培育出密薯、白糖罐、西瓜红等新品种地瓜苗。
以“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瓦房店市泡崖乡第一副书记兼闫屯村第一书记唐运斌
唐运斌
为了帮助推介销售特色农产品,瓦房店市泡崖乡第一副书记兼闫屯村第一书记唐运斌先后组织参加北京、上海、大连、瓦房店市农产品展会4次。
此外,他组织派出单位为中小学校捐赠图书,并将科技大篷车引进中心小学;面对扶贫攻坚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协助和指导2个低收入村落实产业扶贫项目2个,总投资31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个,投资超过30万元;面对泡崖乡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现状,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坚持绿色发展农村就有未来。
——瓦房店市阎店乡左屯村第一书记王浩
王浩
瓦房店市阎店乡左屯村第一书记王浩来到这后,发现村民赖以生存的地瓜生产出现了问题。王浩帮助村民引进了新的地瓜品种,全程施用绿色肥料。
同时为了向市场提供绿色安全的鸡蛋,帮助村民引进芦花鸡品种。现在地瓜生产正在向科学绿色的方向发展,芦花鸡的饲养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成为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提供精准服务。
——庄河市蓉花山镇第一副书记、兼任德兴村第一书记徐仲家
徐仲家(右)
徐仲家作为庄河市蓉花山镇第一副书记、兼任德兴村第一书记,针对村民往年农产品销售遇到的问题,主动做市场大客户工作。针对小城镇区域河流生活污水影响朱喂子水库水质问题,研究提出《蓉花山镇区域河流生活污水治理方案》。
先后争取省内5个规模以上企业到蓉花山镇考察投资帮扶项目。积极协助镇农业中心筹建蓉花山镇农商协会。协调帮扶单位拟投入资金近5万元,在蓉花山镇中小学实施校园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
俺们马道口就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庄河市仙人洞镇马道口村第一书记刘传宇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蒋宝春
2009年,蒋宝春率先创办了马道口村第一家农家乐。2014年,马道口村创建了大连市乡村旅游(农家乐)示范区。2017年荣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中国美丽休闲村庄”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全村发展农家乐的村民共有40余户,年接待游客数量达到了3万余人次,平均年收入约20万元/户。
2018年4月,来自大连的刘传宇入村做了第一书记,给马道口村带来更新的发展观念。刘传宇说, “来到马道口村,就更加领会‘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涵义,真正地体会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马道口村民有个心愿——
“欢迎总书记到俺们村来看一看”
视频加载中...<script src=/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看到这里
小编不禁感叹
第一书记们真是太牛了有木有
正是在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下
大连的乡村振兴
成绩越来越好啦
还没看过瘾吗
长按识别或扫描下图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欣赏精彩h5吧
文字:大观新闻大连日报记者杜杨楠、许晓楠、郑鸿、石家家、许明、李小华、刘福国、徐举
编辑:小雨、雨萌、徐琳
美编:张强
校对:王涛
责编: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