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惠州目前有4万余相对贫困人口,其中约2万人属于低保、五保、孤寡老人、无劳动能力等特殊群体,这也意味着这部分人群能否顺利脱.贫将直接影响全市的脱.贫成效。
近年来,惠州市低保、五保、城镇“三无”和孤儿等底线民生保障标准不断提升,分别比2012年增长58%、52%、25%和26%。例如,2016年,惠州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550元提高到610元,月人均补差城镇462元、农村386元。五保供养标准从不低于每人每月900元提高到1020元,人年供养标准达到上年度全市农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7%,比省厅要求高17%。
贫困地区的敬老院,集体组织供给有困难的,由国家给予补助。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养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经常组织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有的乡镇把敬老院办成老年人的活动中心,为乡、镇社区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务。{}1.全自理护理,为老人建立档案每天两次测量血压体温并记录,按时提醒老人吃yao,提供可以自理的老人健身打牌等活动。为老人洗衣服,每月带领老人洗澡理发。
2.半自理护理,为老人建立档案每天两次测量血压体温并记录,按时提醒并帮助老人吃yao,提供可以半自理的老人健身、打牌等活动。为老人洗衣服,每月带领老人洗澡理发。帮助他们健身以恢复他们的肢体功能。
3.完全不自理护理,为老人建立档案每天两次测量血压体温并记录,按时喂老人吃饭吃yao,每天最少3次帮助肢体活动,按mo、翻身、擦洗污渍等。为老人洗衣服,提供老人用防褥疮床垫,每月擦洗一次身体。对于一些特殊的老人经家属同意会增加一些服务项目。
{}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一、保葬(儿童则为保教),简称“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1988年,全国农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个县(县级市)在乡镇普遍办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办起了敬老院。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 养老院的全部费用由国家负担,个人还可以按规定领取原来享受的养老金或抚恤金的一部分。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五保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