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对花色变化、花型变化以及品种形成等问题的长期观察和研究,“花色”、“花型”、“品种名称”三级分方法,符合牡丹品种演化的实际过程。
花色是牡丹最突出、最容易判别的特征,而且花色比较稳定,所以将花色作为紫斑牡丹品种分类的一等级。花色分为白 、粉 、红 、紫 、黑 、蓝 、黄 和复 色共8种类型。其中黑色指深紫色和墨紫色,黄色指淡黄色或浅黄色,蓝色指粉蓝色或粉紫蓝色,复色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
花型是正确反映品种特点和观赏价值的主要特征,是盘中开花时花朵整体形态特征的综合体现,从单瓣、半重瓣到重瓣,反映了花瓣不断增多和随之发生的外观形态变化。紫斑牡丹花型可分为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桂型、皇冠型、绣球型。
中国牡丹各品种群对光因子与土壤条件的要求均不甚严,并有较强的适应性。绝大多数品种喜欢阳光充足,稍耐半阴,如在花期有侧方遮荫,开花效果更好,花期亦可适当延长,特别是对一些不耐日晒的品种更是必要。西南品种群向北方地区引种栽培时,亦有较强的适应性。绝大多数品种喜欢阳光充足,稍耐半阴,如在花期哟有侧方遮阴,开花效果更好,花期亦可适当延长,特别是对不耐日晒的品种更是必要。西南品种群向北方地区引种栽培时,亦需遮阴,防止午间,尤其是夏季的强光照射。
一、栽培季节与方法:牡丹栽植应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栽在背风向阳,不易积水的地方。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栽植。栽植深度以根、茎交接处齐土面为宜,栽植坑的大小以根能伸展为度,坑内留些细土拢成小墩,使根在土壤上坐定,理顺根系,然后复土,踏实,浇二、三次透水,株行距以50x50(cm)为宜。
二、繁殖方法1、播种:牡丹种子在8月上旬成熟后及时采收,立即播种。播种过晚,种子来春不宜发芽。播种牡丹5-6年才开花,故此法一般只在培育新品种时采用。 2、分株:把生长五年以上的大株牡丹连株挖出,放阴凉处晾置2-3天,待根变软时将其分成2-3枝一组的小株,植于圃地。 3、嫁接:剪取大株牡丹发出的土芽或一年生的短枝将其部2-3cm削成楔形嵌接于15-20cm长的芍药根上,用麻皮缠紧,抹上泥巴进行栽植,嫁接时间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嫁接苗应挖沟栽植,其株距10一15cm,行距30-40cm,栽后培上土埂,以接穗不露出土为宜。
三、养护管理:l、施肥:每年至少施三次肥,一次在花前施,以促进开花;二次在花后半个月施,以补充开花消耗的养分;三次在越冬前施越冬肥。肥料以腐熟的饼肥为主。肥量以每株每次0.5-1千克为宜,也可掺拌化学复合肥。 2、浇水:牡丹较耐旱,但干旱季仍需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 3、病虫害防治:牡丹病害常见的有褐斑病,防治方法是,每年花后开始,每半月喷一次波尔多液或托布浸,多菌灵液。入冬前及时剪除病叶烧掉,春季发芽前喷洒石硫合剂。
紫班牡丹地栽和盆栽的栽植方法基本一样,关键的几点如下:
1、由于牡丹根系比较密集,栽植时如果不细致,土壤就不容易填进根的心部,导致在苗木栽植后的根的心部里面不能完全让土壤填实,心部仍然有空洞。这样苗木生长的过程中根部与空气接触的部分就会产生霉菌,霉菌会逐渐使根部腐烂,出现发芽后生长不良,慢慢死亡的现象。
2、地栽或盆栽都不能过多的浇水。具体的做法是:牡丹栽植后立即浇一次透水。以后浇水时间间隔不能太短,只要土壤保持湿润就行。如果浇水过多,土壤不透气,苗木生长过程中叶子就会发黄并逐渐死亡。
3、施肥。土壤中肥料不能过多,特别是无机肥料,过多就会伤害根系,是苗木叶子全部展开后,每隔十天喷一次页面肥,但浓度不能大。
4、修剪。修剪是苗木栽植中的重要一环,苗木栽植后一定要将弱苗修剪掉。保持3-5株健壮枝条,这样营养才能集中保证主要枝条生长旺盛,开好花。
5、光照。牡丹喜光照,苗木不能长期放置在光照不足的地方。只有在花蕾完全形成后即将开花时,为了满足人工设定的开花期(延长开花期)可适当遮阴,一般不超过七天。
湖北保康冠芳野生牡丹栽培专业合作社
18986358868
中国 湖北 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