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庆猪价行情备受关注,一起看看猪易论坛网友们怎么说,您怎么看?欢迎点击“阅读原文”留言探讨!
论行情一一谁主沉浮
(作者:猪易论坛 mo70544311)
看到朋友们这几天讨论行情,我也来凑凑热闹。十月行情涨与跌真的那么重要吗?在2019年这个金猪年里,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现在的行情差吗?凡是个人都知道养猪人手里只要有猪,你肯定发财了!
关健你有猪吗,全国有多少猪?
1,十月份能出栏的猪相对应3,4月份出生的小猪,可3,4月份的情况不再讨论,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
2,最近各地纷纷出台稳生产,保供应的具体措施,其中下了最低生猪出栏任务,也就是最低出栏量。这个数字并不是今年最后3个月的,而是2019年全年的,当然也包括去年春节前的
3,经过上一次的储备肉投放,生猪价格并没有停止上涨的脚步,怎么办?继续投放,但能堵住产能下降带来的巨大缺口?个人认为不足以。只是起到缓冲的作用。
4,在疫情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谁还会去冒风险把猪养成牛,养成象(当然土豪另当别论)?
由此还在为了行情而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当下最重要的是加强管理,把猪养好,养壮。等到出栏的那一刻,你就是胜利者。
节前价稳也决定了节后在上行
(作者:猪价论坛)
前天的发帖也说了几种因数, 今天继续谈。这几天总有些本行业的知名度高一些网红评论员,使终说消费不行, 整体猪价要下行的声音多了一些。什么几次抛储调控, 价高消费减少多少多少等因数, 而多方对猪价稳步要下行。结合大多数人卖跌不卖涨的心态, 叠加压栏赌节的集中出栏, 节日前的物价维稳, 保畅通的停调, 屠企放假等大造舆论。但多种因数的造势, 还是形成目前市场稳定, 而打破了多年逢节必跌规律。
如果在重大的大假节日期间消费都不行, 平时能拉动消费吗?如果大假期间不平抑市场稳定物价, 可想在当前缺猪的时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声音呢?大造跌价舆论也不想想猪源有多少呢?从权威的存栏数据, 还是网友的身边疫情反馈, 都体现出猪源在进一步减少。
本月连续抛储都是体现双节期间猪肉严重缺乏, 稳定物价消费是重中之重。我们在回顾16年的缺猪年, 当时的存栏是多少?最高月的进口肉达到十六七万吨, 而现在才投储备肉多少呢?
目前我说说几大板块的运行看法,东北区域以稳价保供为主, 限量形式外调, 从屠宰量及价格上看基本是这种方式运行。华北, 华东, 华中以稳定运行为主, 以区域消费性调运, 实行拉锯战涨跌调整。华南, 西南高价区以弱跌运行, 为什么两广川渝价格回落, 最主要是保供稳价为主, 这从云南最进猛涨调运就能看出低价区向高价区运行, 还有进口冷鲜的保供, 所以形成目前的下跌,最近从新疆的价格上分析, 大量冷活产品调往高价区也是下跌主要因数。
从整体趋势来看节前稳定, 节后会正常运行, 总体弱势上行为主, 节后上班开学, 集中采购, 消费是很大的带动量, 十月下旬至十一月有可能回落调整,之后向冬至春节冲刺, 其它消费替代品永远替代不了猪肉的味与量, 更谈不上大众都能消费得起牛羊肉。
重心应该放在养好猪上
(作者:猪易论坛阁安)
行情虽然值得关注,但对于今年来说,特别是产能还没有实质性恢复之前,行情是不会有下行的可能,具体的振荡表现是市场固有的特征,不是吗?你看哪一年哪一月的价格不都是这样的涨涨跌跌?不可能一味的涨个不停,总方向的趋势是向好不变这个无需置疑。
时已仲秋,正是冷热交替的气候变化无常时候,做好保温控温这才是重要的事情。这个季节猪的免疫力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做好口蹄疫和咳喘病的预防,保障生猪的健康生长才是最大的价值。如果管理不到位,造成猪只染病甚至伤亡,多好的行情也就没有意义了。
养猪人多数从事土地种收工作,这个时候即忙又累,但无论如何对生猪管理不能有半点疏忽,你想吧一栏猪的价值及乎等于或超于这个秋收,宁可多收几天也得把猪猪管理好,历史性的好行情难得一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