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初中第一的孩子,为什么高中惧怕考试?(上)


亲爱的家人,又到了我们答疑解惑的时间。
这篇答疑,我看到第5遍的时候,找莫子老师请教了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然后又看了4遍,才开始编辑这篇公号。
之所以如此认真,反复品读,实在是因为大杨老师看似很接地气的每一句话,背后都蕴藏了太多的智慧。看一遍实在不足以领悟,看十遍也不为过。
如果你是完形的老学员,那这篇答疑会让你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柳暗花明。
如果你是完形的关注者,那这篇答疑会颠覆你很多认知,你的脑子里会蹦出“怎么可以这样”,诸如此类的疑问。
不过不着急,如果可以,请尝试放下头脑的逻辑,把这些文字放在心里感受,放在自己身上感受,你会领悟到教育的真相,一点点真相。
期待你有所思,有所得。
——子欣
整理者 | 完形高级班学员 万紫千红
编辑 | 子欣
学员问
大杨老师好,我女儿十六岁,高一。
她恐惧考试,恐惧数理化。每当考试前她给我打电话说:“妈妈,你赶紧回来,我紧张得不行了,我要死了,我受不了了。”上数理化的课,她就想:“我肯定听不懂,上课可能要打盹。”
结果,上课她真的就这样了。她说:“妈妈,我没有办法越过这一步,就好像有个人有个什么东西绊着我,怎么也过不去。”
我希望老师能够帮帮我,我想让她不紧张。
看见别人在学习的时候,她说:“妈妈,别人都在学,可是我学不进去,怎么办?我急死了,累死了。”
她让我给她找补习班老师,想让我找这找那的,她就是依赖我。初中的时候,她是全校第一。
大杨老师答
妈妈不让孩子紧张,是她紧张的唯一原因这15年,有几年六月份高考前夕,《大河报》、《东方今报》、《河南商报》都找过我,“老师,高考就要来了。今年可否采访采访你,做个高考减压的专题?”我从来都没有同意过。
想要高考减压,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告诉孩子高考都有压力。不光你有,我也有,别人也有,所有人都有。
我的大女儿,中考高考都是我陪着。
“爸,万一我考不上中国美院怎么办?我好紧张!爸,你高考时紧张不紧张?”
我说:“紧张,紧张得睡不着觉,在操场上跑步。高考前我们还在操场上进行会谈。因为紧张,都学不进去。”
女儿说:“你们也紧张啊?”
我说:“不光你紧张,你的同学,也都紧张,全国高三学生都紧张。”
“哦,大家都紧张。”
说完,我女儿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我两个女儿都有个特点,越重要的考试发挥得越好。为什么?因为她们允许自己紧张,而别人不允许自己紧张。
看到了吗,你就是个不允许孩子紧张的妈妈。其实很紧张,却要装作不紧张的样子,这是欺骗。欺骗只会带来对抗!
每年的夏令营,孩子们都要上台演讲。
所有的孩子都不举手,我就问:“你们不演讲,是不是害怕上台紧张?”
“是!“
“对!上台演讲,谁要不紧张,那就不正常。我告诉你,上台演讲分为两种人,一种人紧张,一种人非常紧张。你们紧张的说明你们正常。”
“原来谁都紧张啊,那我上去。”
所以,紧张的时候,承认紧张,不要说“啊,我不紧张!”骗自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你的控制才是孩子的最大障碍你所有的控制才是她的最大障碍。学不进去时玩一会儿多好啊!就像你不想工作的时候,非逼着你工作你肯定工作不进去,是一个道理。
“学不进去,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这就是“开始控制”了。
今天早上,我的小女儿说:“妈妈,今天不想去学校。”
夫人说:“咋了?不去干啥呢?”
“我都考完了,就等着大学通知书呢。他们有的还没有考完,都不好好复习,在那儿玩游戏。我去干啥?”
夫人说:“那人家玩游戏你也玩啊。”
“噢,我也可以玩啊?我去学校了,拜拜。”
如果你是她妈,你会怎么说?“你为什么要玩呢?你应该找点别的做呀!”她就更不想去了,是不是这样?
你想要改变孩子,才是孩子没有改变的唯一原因。你用的是头脑的逻辑,而没有用心。记得,不要耽误了你的孩子。
曾经有一个完形学员,从初级班到中级班、到高级班,她问的问题跟你的一样:“我的女儿不想去学校,她学不好,成绩又差。老师该怎么办?”
课程中的体验练习她不怎么参加,课也不怎么听,一拿话筒就问:“我女儿不上学怎么办?”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都是这样。
高级班毕业了,她的女儿还是没有上学。最后女儿抑郁了,她把女儿送去了精神病院。
后来,她开始复训初中高,复训一遍还是没有任何效果。
我就开始问她:”你为什么那么在乎你女儿的学习?”
她哭着说她家四个姊妹,三个姐姐,她是第四个女儿。
当她九岁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来,他爸说:”次丫头,你看两个姐姐读了中专,一个姐姐读高中,家里很困难。要不你不读了,在家干活吧!”
她一句话也没有说,回到了自己房间。第二天就没去上学,但是她心中一个声音: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她们都可以上学,我不能?为什么要我干活,为什么要我做家务做饭?
十八岁,她离开了家,到城里面给别人当保姆、做家政。她特别的努力和辛苦,她有一个信念——我不能读书,我一定要找一个很有学历的人,找一个博士老公。
再后来,她开了一家家政公司,赚了钱,找了一个研究生老公,她供老公去读了博士。
你猜猜看,她对女儿的要求是什么?
——读书!给我读书!她天天都想让女儿读书。
结果物极必反,事与愿违。她越想让女儿读书,女儿就越害怕读书。女儿不断地往后退,成绩越来越差,最后就抑郁了,进了精神病院。
现在她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女儿怎么一点点恢复正常的呢?
有一次她做中级班的志愿者,班上一位广东的女士,初中时被妈妈逼着读书抑郁了,也被送过精神病院。结婚生孩子后,一直不快乐就来上完形。
那天做一个体验练习,不知为什么她就选了这个学员当妈妈。当武汉女士进入童年回顾的时候,开始指着这个女人骂:“你这个女人,你是我妈吗?你为了让我给你读书,天天打我骂我,让我抑郁,把我送精神病院。我踢死你,我掐死你!”
结果广东女士还没有发完火呢,这个学员就瘫那儿了。因为她看到女儿长大以后,就跟这个女人一样。
她回到家就把女儿从精神病院接出来:“妞,咱不读书不上学了,那是妈妈的愿望,你不上就不上,妈妈爱你。”
当她不让女儿上学的时候,女儿发生了改变,回到了学校。人生就那么不合逻辑。
允许孩子安全地受苦,是对他最大的爱我们之所以不允许孩子紧张,不允许孩子学不进去,是因为我们不敢让孩子去吃这个“紧张”的苦、不允许孩子经历“学不进去”的痛苦。
你一直在保护她,害怕她的身体出问题,害怕她的学习出问题,结果她永远也没有力量。相信你的孩子!相信那些苦是她的生命中需要面对和穿越的。
上周日,我以前的一个员工来找我说孩子抑郁了。
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成绩一考第一名。中学进了郑州最好的外国语中学,一考30多名,抑郁了。
为什么?
因为他从来没有体验过失败和成绩很差的感觉,他一直活在那个优秀的感觉里。
等一到初三和高中,压力太大崩溃了。有刃而没有余。
我的两个女儿小学的时候,10分力用5分力就行了。到了初中,10分力用6、7分力就行了。到了高中,一考第一名。
所以有很多时候,允许孩子你爱的人安全地受苦,是对她最大的爱。
之所以孩子没有勇气吃那个苦,是因为以前我们和她互动的方式出了问题,让她过于脆弱。
舍得让你爱的人吃苦,说着容易,做着太难。
这个过程,是对自我的极大挑战。
可是,对于孩子,你现在不允许他吃苦,将来他就会吃更大的苦,更多的苦。
如何让孩子吃苦,完形精品报告会,给你答案。
请关注并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