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棚对虾养殖环境独特,投资成本较高,风险性大,相应利润也高。冬棚只要养殖成功,就有高收益,高回报。随着近些年南美白对虾价格持续坚挺,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加入到冬棚虾的养殖热潮中,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同时,投苗前后弧菌控制成为农户最为头疼的问题,在此总结了一套科学的防控弧菌的方案在冬棚即将进入投苗高峰期,我们将以下几点经验和建议跟大家分享。
一、冬棚虾的养殖环境特点:
1、冬棚投苗期主要集中于夏天和秋天交接的时间段,气温高、水质变化频繁,天气不稳定,在这种综合条件下弧菌更容易爆发;2、池塘盖棚后,出于保温考虑,池塘内空气流动性差,气压低,水体增氧效果差。
3、水温低,光照时间短,益生菌繁殖慢,对虾吸收营养能力较差,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弧菌,从而产生病害。
4、气压低、光照强度小、池塘积温小,水温受气温变化影响大,微生物、藻类活性低,藻相周期短,易出现藻相老化等现象而导致藻类毒素堆积,从而损害肝脏。
二、冬棚虾“弧菌”预防及解决方案:
1、合理使用蛭弧菌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几乎能够裂解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病原菌种类。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裂解水体中的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埃希氏菌属、假单胞菌属、欧文氏菌属、弧菌属等属的种类,可将致病菌限制在较低水平上,同时,还可有效地控制养殖水体的cod、硫化物和氨氮存留量,从而减少了养殖动物的细菌性病害的发生率。
2、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底质环境:
平常可给水体提供活菌源,使得水体里面的菌相得以平衡,从而减少了弧菌的生存空间,能有效预防弧菌滋生。养殖过程中需根据水质情况,定期底改,使水体达到“活、嫩、爽”,有益菌能把水体多余的有机物转化为藻类必需的营养物质,保持池塘物质转化能力。
3、定期观察对虾和检测弧菌含量 由于冬棚养殖时间较长,有必要定期观察水体和对虾体内弧菌含量,如有发现弧菌超标,应当及时处理,以免对虾病害爆发,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7-10天测试一次水体弧菌含量和对虾体内弧菌滋生(主要检测肝脏和肠道)情况,建议各位养殖朋友。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文章由龙昌动保整理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