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如何推动工业信息化进程
随着亚洲最.大、世界第四大测量控制、多国仪表的展出。可以看出先进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主要标志。当代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几乎都是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要使我国从一个“制造大国”转变成一个“制造强国”,必须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没有一个先进的仪器仪表仪表业的支持,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仪器仪表在社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1、在工业生产中,仪器仪表是“倍增器”,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巨大作用。2、在科学研究中,仪器仪表是“先行官”,离开了科学仪器,一切科学研究都无法进行。在军事研究中,仪器仪表是“战斗力”。3、现代仪器仪表还是当今社会的“物化法官”。产品的检测、环境的污染监测、违禁物品的检查和污水,盐酸,硫酸,氢氧化物等各种腐蚀性介质都是依靠科学仪器进行“判断”的。
现在仪器仪表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仪器仪表制造水平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目前我国的自动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大多都是半自动化的,甚至还有现在还在使用人工检尺的方法,需要爬到罐顶,很落后。中国要想成为强国很多方面都需要实现自动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在世界上的地位。
这就需要各个领域的企业家能认识到仪器仪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及带来的便捷,选择适合工况的仪表,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巩固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 将走标准化之路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安排部署三项重点工作,其中包括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它将加速国产仪器仪表产业标准化建设的发展,提升行业的国产化进程,提高国际竞争力。
通过《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规划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实施工业基础和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动在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实现新突破,并适应创新进展和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标准,力争到2020年使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从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要弘扬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生产更多有创意、品质优、受群众欢迎的产品,坚决淘汰不达标产品,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支撑制造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
而在“中国制造2025”中也明确把研制智能传感器、高端仪表标准作为研究的重点项目。因此,仪表标准化建设开始成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无论是产品的标准化建设还是企业的标准化建设,都能提升我国仪器仪表水平以及自动化技术水平,凸显经济效益。
同时,在4月8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对《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进行了解读,提出了要利用好先进标准来倒逼“中国制造”升级,大力推进企业标准管理制度的改革,取消企业产品备案,让企业根据自我需要公开其在生产制造过程当中所涉及的有关产品、服务的性能标准,提升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的创新能力。
仪器行业特点明显
产品需求结构变化明显。仪器仪表领域涉及产品众多,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仍保持大于全行业增幅的高增长,有些产品技术差距大,中高.档产品市场被进口产品占领,结构调整问题明显。
地区位次悄然变化。京、津、沪等大城市曾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源地和集中地,条件好,长期名列前茅。而苏、粤、浙、鲁则后来居上,产值已经超越京、沪。江苏、广东两省外资云集,仪器仪表行业占比较大,已跃居全国省仪器仪表业一、二位。而近年来浙江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已形成区域产业集群。既有量大面广的产品形成规模化生产,也有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典范,已位居全国第三。
出口增长快,进口增幅小。纵观2010以上时间,在传统出口产品中,除水表增长65.5%以外,电度表、煤气表、光学元件、望远镜、显微镜、温度计等增幅不大。进口增幅已降为7.2%。光学仪器、大部分电工仪器仪表和医疗仪器等已转为负增长。自主创新有进展,重大工程应用有突破,仪器仪表行业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看仪器仪表未来十年发展。
扬州众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13382723606
中国 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