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10月24日,霜降,这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地面温度越来越低,秋已深,露凝结为霜而下降,称为霜降。
饮半盏当知江河滋味,拾一叶尽晓人间秋凉。
人们对深秋的悲情,始于霜降;对肺病的认知,始于林黛玉。
然而,对于肺的保养,却又懵懂无知,大概只有当咳喘之类的症状出现时,才觉得要养肺了。
《内经》上说肺为“相傅之官”,即丞相大人,其对人体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五脏皆有气,悉藏于肺”。
“肺主皮毛”,肺的功能失衡,皮肤出问题,毛发易脱落。悲乎!
很多气血亏虚的人,一味的吃人参,黄芪,当归,阿胶,却觉得效果不理想,因为我们的肺气不足啊。
“登山”是最适合养肺气的健身运动。
霜降之后,草木凋零,悲怆之情难以自禁。杜甫的一句诗,引得多少英雄悲叹。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我们知道:“悲伤肺”,所以在这个季节,养肺养气,首先从调适心情开始。
古人与大自然的连接非常紧密,留下了大量登山时的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便是锦绣文章。
登高之时,所见景物大不相同,眼界开阔,胸怀气度自不相同,
所以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古人因为喜欢登高,也喜欢建楼阁,千里华夏,多少名楼留胜迹: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不识字的黄口小儿都会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安石的最有气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陈子昂通则用一首诗,把盛唐时代学子们那种胸怀万千丘壑的骄傲,与巨大的孤独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泪下”
孟浩然的意境最豁达:“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王维的最有禅意“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登山的好处,首先是怡情,提升审美情趣。
同时,登山时,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肺的通气量、肺活量增加,对肺大有好处。此外,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都参与肺气的运行,山间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高,在清气悠悠的环境中,全身气机通畅,内脏器官和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得到锻炼。不仅适用于防治三高、动脉硬化、神经衰弱、消化不良、慢性腰腿病,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慢性胃炎、盆腔炎患者,配合适当的登高锻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东晋时的才女谢道韫写过一首登高的诗,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
天。
逝将宅斯字,可以尽天年。”
意思是只要离开自己的住宅,到山水之间,就可以活到120岁。
现代人生活在平原和大都市,登山的机会不多,单从锻炼的角度看,可用登楼梯来代替。
普通人用正常速度爬楼梯,每10分钟约消耗220大卡热量,比静坐多10倍,比散步多 4倍,比游泳多3倍,比打乒乓球多2倍,比打网球多1.5倍,比骑自行车多63%,比慢跑多23%,如果按6层楼的楼梯计算,往返3~4趟,相当于平时慢跑800~1500米的运动量。
美国医学家研究证明,平均每爬一层楼梯,人的寿命延长4秒。
最长寿的职业,排在第一的,便是山水画家。齐白石,黄宾虹,刘海粟都活了九十多岁,王各簃,朱杞瞻都是百岁老人。
天降以霜,我们不要“万里悲秋”的心情,更不要“百年多病”的身体,所以,有时间,去登山吧,去登楼吧。
即使没有黄鹤楼、滕王阁可登,把自家住的楼房,登几次,也对健康有好处。
济南君氧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