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若技术水平允许,可考虑采用“三软两硬”压条修整技术。
3)过度压条,锯条过度辊压,破坏了锯条本身的内在质量,使锯条内在质量发生变化,锯条失去应有韧性和弹性,变得死板、僵硬,这种锯条极容易开裂、断条。具体方法参照章,压条的操作步骤及技术标准。
4)锯条露出锯轮太少;齿底部分是锯条在锯材过程中受力大的区域,为了有效保护锯条,这部分应该是离开锯轮悬空的,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齿底受力过大而开裂。若是锯轮的端面直接靠近齿根,或者锯条前口部分退入锯轮里面,会导因为根部分因锯轮的顶压过度受力,导致齿底开裂。正确的距离应该是根据锯条的宽度;100—150毫米宽,齿底离锯轮6—10毫米。5)锯机问题:锯机问题有三个方面;一、锯轮不圆,检查时你会发现:当锯机刚刚启动时,坨杆会上下游动,正常运转时会有砣杆颤动、锯身抖动,噪音大。出现这种状况,就可以断定是锯轮不圆或者偏心。
二、锯轮静平衡不好。它的具体表现为,刚刚启动时坨杆和锯机是稳定的。当达到正常转速时由于重力作用而带动锯轮纵向跳动,同时影响到锯机发生震动。这种现象的原理与打夯机相似。
以上两项都可能对锯条造成冲击破坏,导致开裂。有时还会造成断条、。解决方法:用专用磨床修磨锯轮,同时消除偏重现象,恢复静平衡,若不及时排除也极易损坏轴承。6)锯机调整问题;表现为锯条运转时前口或者后背煽动,这说明锯机调整不当,造成锯条的一边由于受力过大,导致开裂。观察磨痕,锯条前后其中一端磨痕白亮。用手检查;锯条张紧后,用双手分别捏住锯条的锯齿和后背,轻轻交叉撼动,你会感觉两只手的受力不一样,手感前紧或者后紧,致使锯条的一端受力过大。这种现象及易造成锯条开裂,而且裂口很难截住。解决方法;首先将锯轮倒正转,调整锯条露出一致,若问题依然存在,则吊线检查下轮,发现倾斜,立即修正。若符合吊线仍存在上述问题,就应该根据锯条来调整,方法是;当锯条前口紧时,调整下轮后倾。后背紧时,调整下轮前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