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损耗、低流通的农产品供应链将如何破局?

据统计,2018年我国水果流通过程中损耗率约为11%,约为2776万吨;蔬菜方面产后损耗率在20%以上,约为12290万吨。我国总体冷链运输率约为45.4%,其中果蔬冷藏运输率为35%。面对高损耗率、低流通率的现状,农产品供应链将如何破局?
信良记coo刘宇:农产品流通、冷链体系等等还有哪些挑战、困难需要去解决、去跨越?苏宁物流集团副总裁陆君峰
从整个运营的角度来看,过去面临的问题、挑战、困惑以及需要去关注的地方,主要为三个方面。一、基础投入。产后商品化运营整个模块周转末端以及运输,投入参差不齐,直接制约了整个产业链运营的质量和效果。二、质量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现在标准有国标、地标、团标,在每个地方标准也不一样,有严有松。因此在产品整个周期里就会出现断层的现象,导致整个链路的断层、运营效果的下降以及质量体系的波动。三、市场供需。在农产品滞销、大规模亏损的情况下,业务与市场供需之间的平衡将引导政府、协会、企业更加清晰地去定位,让整个市场、生产方、需求方能各取所需。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佳惠集团董事长李小红
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过程中,总会碰到标准不统一、品种老化等一系列问题。农产品其实包含了很高的技术含量。在国外,他们会先做试验田,其标准必须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品质。流通环节也要强调产地商品化,产地冷库可以对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储存,减少消耗,同时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沃尔玛(中国)生鲜物流营运及质量控制高级总监范学海
多年来,农产品消费严重依赖于菜市场,随着城市现代化,很多零售渠道的出现,让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开始觉醒,当食品安全问题慢慢成为消费主导以后,冷链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对企业来说,首要是生存,高科技跨境企业进场后竞争愈加激烈,冷链物流运输是普通运输费用的2-3倍,但是利用冷链运送的高品质产品因为售价比普通运输价格高,从而没人愿意为其买单。企业靠利润来存活,打通所有环节,各环节灵活运作,可有效进行降本增效。作为食品流通行业,除了注重食品安全外,更要让农户有尊严的活着,因为他们是真正帮我们生产种植农产品的人。
武汉海吉星总经理余少平
在追求产品品质的同时,更要从整个环节中把控成本,确保利润。国外在建设批发市场时,国家是当做公共事业来做,企业不用考虑门店、交易区以及冷链设施的投入。现在的企业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冷链发展,将最好的产品从产地送到餐桌,最终造福百姓。但中国冷链设施较为落后,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促进冷链行业发展。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纳绍平
今年中央政府对冷链、三农都非常重视,但是对农产品流通的重视和支持程度还不够。市场决定生产能力,而流通对生产能力甚至整个行业有着突出的带动作用。从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来看,对生产远远超出对流通的政策支持,虽然我们是农产品流通大国,但是对于单一品种,没有像新西兰佳沛那样的大力支持。虽然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都能买到,但还是缺乏将产品品牌化。多年来,科学发展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产业规划布局没有很好的执行,虽然农产品可以正常满足我们的日常消费,但是批发、流通、物流等不正当的竞争还是存在。
psvrgt7mp06bbtl2ryoe6zsbgvtajvw== img_height=721 img_width=1080 inline=0 src=/toutiao/1952035-819e9c99296de1f0f448ea2cff5b4022>信良记coo刘宇
总结来说:一、产业链条过长;二、流通环节太多、太复杂;三、涉及领域太多。农产品流通不是一个领域、一个企业或是一个业态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需要企业协同发展而不是单兵作战。
信良记coo刘宇:冷链物流体系给冷链企业带来了哪些发展机会?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佳惠集团董事长李小红
主要有两点:一、冷链设施转型升级;二、建设智慧物流我国冷库、冷藏车发展较为落后,果蔬对于冷链设施要求较高,冷链可以使果蔬有效减少呼吸作用,从而使产品安全的到达消费者手中。此外还需要智慧物流的建设,当前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够,供应链、生产、消费、流通等等无法互联互通,因此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导致效率低下,智慧物流将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武汉海吉星总经理余少平
对于智慧物流这方面我非常认可,协会可以带动企业将它发挥它更多的作用,更多的赋能。也可以把冷链先进企业技术做一个资源共享,对冷链行业有着促进作用。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纳绍平
当前现有设施基础下,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大数据应用,提升管理水平,把现有的设施、冷库、车辆,利用率提高。对于目前的冷链设施,区域明显不太平衡,在建设冷链设施时应给予更多的引导,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技术方面,除了现有的先进技术之外,应该更好的结合实际需求去研发。
沃尔玛(中国)生鲜物流营运及质量控制高级总监范学海
一、资源逐渐丰富。冷链物流相关企业越来越多,仓储用地会带动地产商进入物流用地。仓储物流自动化设备和新技术越来越多,生产企业更加愿意增加技术研发的投入。二、提升行业关注度。提升行业关注度,会有更多资本入局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未来人才培养。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投入资源,专门设立冷链专业,希望能够培养新一代人才。四、专业人才引进。常温企业、生产型供应链人才都陆续转战冷链,冷链行业将会得到更好地发展。
苏宁物流集团副总裁陆君峰
标准化和品牌化对于后期的发展至关重要,无论是农产品本身的标准化还是流通商贸领域的品牌还是物流行业的品牌,都应该去打造,因为品牌会给我们自身带来流量,流量又会反补我们自身的品牌。
信良记coo刘宇
总结: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供需关系更好地匹配;二、冷链物流体系下沉深度不够;三、资源丰富但不均衡;四、产销一体化使很多冷链企业涉足贸易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