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田,人称“草莓大王”,本是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三龙镇杨家村的以为普通农民。刚初中毕业,由于家庭经济环境艰难,年仅16岁的张春田便放弃了追逐大学的梦想,踏上了异乡打工之路。打工者的道路是充满劳累与艰辛的。张春田过早地踏上这一条路,生活的劳累与艰辛也很快激发了他发家致富的梦想。面对别人发家致富的成功与喜悦,张春田想“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抱着这样一个不愿屈服于命运的决心,张春田毅然决定“返乡创业”。他到异乡四处拜访并学习大棚种植草莓的技术,凭着一颗“我要成功”的决心和踏实肯干的传统农民品质,张春田成功将大棚种植草莓技术引入三龙镇,成为将大棚草莓、西瓜引入三龙镇的第一人,为推动三龙镇特色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三龙镇已被人们赋予除“吊瓜之镇”以外的第二美誉“草莓之镇”。
大棚草莓
张春田如何从一位普通打工者成功转变为“草莓大王”,如何实现了他的发家致富的梦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草莓大王的创业人生。
一、艰辛打工路,创业之基石几十年前,三龙镇还是个穷镇,家家户户除了农务,就是外出打工挣钱。从小家庭条件不好的张春田和同龄的农村孩子一样,初中毕业后就选择了离家外出打工。那段日子对张春田来说是很艰辛的。那个时候,只要能挣钱,不管是什么零活或者零工,不论多苦多累,张春田都会毫不犹豫地扛下来。而且不管到哪个地方去打工,他往往都主动要求承担两个人的活,干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久而久之,与他相处的人都知道他有三个很好的品质,为人踏实、实在而且肯干。所以大家都愿意与他交朋友,几年的打工生涯让张春田结识了很多“真诚、实在”的朋友。张春田就是这样在异乡度过了他十几年的打工生涯,而这些经历虽然辛酸,饱含泪水,却也铸就了他如今的成熟和坚强。但是,不论他如何有精力、如何努力和肯干,对于只有初中文化,又没有一技之长的他来说,一个月最多只能挣700块钱,除去每年给家里的补贴,这点钱对于张春田来说远远不够。他知道自己不是个会屈服于命运的人,也深知仅靠出门打工是很难赚到钱的。于是他开始寻找各种致富的机会。走过每一个地方,踏过每一块土地,他看到许许多多原本贫穷的人通过创业都发家致富了,这让张春田深受触动。“为什么我不可以”也就是这样一个念头改变了他今后的人生道路。
在之后的几年里,张春田一边打工一边向那些发家致富的农民学习致富技术,其中,最让他心动的就是浙江省大棚草莓种植。由于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都在提高,对于水果的质量要求也在提高。与一般水果相比,大棚草莓绿色无公害。冬末春初,这些在大棚种植出来的个大均匀、色泽红艳、芳香浓郁的草莓在市场上能够卖到十多块钱一斤。尽管价格偏高,但是草莓香甜的口感和诱人的味道仍然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在浙江,由于大棚草莓引发出来的各种产业也已十分成熟,农民不仅种植草莓去卖,以“体验田园生活,亲自采摘草莓”的观光业也备受人们欢迎。而在三龙镇,别说旅游观光,连大棚草莓都没有一个人种植,而这对于当时想发家致富的张春田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因此,在对草莓大棚种植所需的各种地理、气候、土壤条件等知识认真学习后,张春田对江西三龙镇的各种地理环境因素和浙江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开始向浙江种植大棚草莓技术好、经验丰富的行家讨教技术和经验。几年后,凭着自己在十几年打工过程中培养出的实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张春田成功将大棚草莓种植技术带回了家乡--三龙镇。
体验田园生活,亲自采摘草莓
二、地理位置好,创业成优势张春田将大棚草莓带进了三龙镇,这件事自然成为村镇里人们茶余饭后的焦点话题。人们对于张春田的作为,有的人是抱着怀疑的心态等着看他的结果,而有的人则投来了不解的目光。“人总是要去尝试新的东西,也需要有人迈出第一步,我就是要做三龙镇第一个种植大棚草莓的人。”就凭着这样的信念,张春田一边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一边开始为购买大棚设施、采购种苗、用地等等筹集资金。令他欣慰的是,家人都给予了他精神和物质上最大的帮助,纷纷拿出积蓄支持他创业,而镇政府对于农民创业,培育特色农业也给予了很大帮助。另外,基于村里人对他忠厚、踏实的品质的认同,信用社也拨助了贷款,给予他资金上的支持。张春江也总是说他的创业能够有今天的成绩和他那“实在”、“肯干”的为人处世作风是分不开的。从自己跑遍浙江各地草莓种植大户讨教技术经验,到返乡后筹集资金,朋友、乡亲的确帮助了他很多,而大家都愿意帮他的原因,张春田用一句话概括了“交朋友就是交心!就这样,张春田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
由于已有几年学习大棚草莓种植的经历,再加上定期向种植专家讨教遇到的各种问题,大棚草莓在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对于张春田来说并没有构成太大的阻碍。而产品销售问题,对于张春田来说就更没有什么障碍了。由于目前产品种植规模不大,部分草莓在附近乡镇的农贸市场、超市就能够销出去而大部分的销量还是集中在每天在国道上穿梭的消费群体上。由于大棚草莓的大部分种植基地位于206国道两侧,能够保证来往的人们买到最新鲜的大棚草莓,而且没有物流、运输费,比在市场上购买便宜了不少钱,因此,无论张春田还是国道上的过路人,双方都受益国道车流量很大,每天的草莓销售业大大超出了张春田原来的预期。可喜的成绩引起了村民们的极大关注,而三龙镇政府当时也处于大力培育三龙镇特色农业的黄金时期,大棚草莓种植便被纳入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规划之中。镇政府对该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从浙江聘请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专家对三龙镇杨家村的农户们进行技术培训,就这样,三龙镇杨家村的农户们纷纷加入了大棚草莓种植队伍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难遇的黄金发展契机使得草莓种植迅速成为三龙镇的特色农业和特色产业之一,享誉瓷都内外的兴龙草莓品牌就此打响!
张春田种植出的超级草莓
三、知识+经验:创业路上的新希望当有人问张春田的创业感想时,他就会说,他特别羡慕现在有机会在学校念书的大学生们,还是“多念点书好”。无论是过去十几年离乡打工的日子,还是现在在家乡创业的生活,张春田都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一项新的技术我们农民要花一个月,而大学生一个星期就学会了。”在草莓种植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他只能凭借平日里积累的经验来判断和解决。至于为什么那么做,他也不知道,如果连经验也解决不了的,只能请教相关专家。他说,如果自己真正懂得这些知识就好了。所以张春田现在每天除了研发新的草莓品种,就是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专业知识学习上,对知识的获取是他现在最迫切需要的。而对于他,一个只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凭着自学能学到的知识又是极其有限的。张春田总结自己创业经历,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学生的“知识”加农民的“经验”就是农村未来的希望。他最大的希望是有更多的大学生们能够走进农村,去农村创业,把更好的技术、有用的知识带给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