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拔钢管
是指在常温下,经过冷拉、冷弯、冷拔等冷加工把钢板或钢带加工成各种型式的钢材。
优点:成型速度快、产量高,且不损伤涂层,可以做成多种多样的截面形式,以适应使用条件的需要;冷拔钢管可以使钢材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了钢材的屈服点。
缺点: 1.虽然成型过程中没有经过热态塑性压缩,但截面内仍然存在残余应力,对钢材整体和局部屈曲的特性必然产生影响;2.冷拔钢管型钢样式一般为开口截面,使得截面的自由扭转刚度较低。在受弯时容易出现扭转,受压时容易出现弯扭屈曲,抗扭性能较差;3.冷拔钢管成型钢壁厚较小,在板件衔接的转角处又没有加厚,承受局部性的集中荷载的能力弱。
三.热轧钢管和冷拔钢管的主要区别是:
1、冷拔钢管成型钢允许截面出现局部屈曲,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杆件屈曲后的承载力;而热轧钢管型钢不允许截面发生局部屈曲。
2、热轧钢管型钢和冷拔钢管型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不同,所以截面上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异。冷弯薄壁型钢截面上的残余应力分布是弯曲型的,而热扎型钢或焊接型钢截面上残余应力分布是薄膜型。
两种钢管在成品上没有多大的区别,一般都是按标准制造的.机械性能都没什么样区别
存在的多数是加工工艺不同,以及 出来的精度不同,一般来讲冷拔尺寸精度及表面光洁度较高.
热轧钢管工艺:管坯---加热---穿孔---轧管---定径---冷床---矫直---切管---检验---打包---发货
冷拔工艺:管坯---加热---穿孔----热轧钢管(二穿)等---打头--酸洗--磷化--冷拔--退火(可以多道次重复打头至后工序)---矫直----切管---检验---打包---发货
钢管作为钢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制造工艺及所用管坯形状不同而分为无缝钢管(圆坯)和焊接钢管(板,带坯)两大类。
16mn无缝管成品的检测项目
1、磁性
16mn无缝管磁性是判定电工钢板产品牌号以及订货和交货的依据。磁感应强度和铁损的测量方法有两种,即 标准gb/t 3655-2008的爱泼斯坦方圈法和gb/t 13789-2008的单片电工钢片(带)磁性测量法,可任选一种。
在每卷16mn无缝管钢带头尾各切取30×300mm约0.5kg试样。无取向硅钢纵横各半,取向硅钢均为纵向。单片测量用的试样尺寸为500×500mm。
2、磁时效检验
测过16mn无缝管磁性的试样经200℃×48h或150℃×120h人工时效处理后再测量磁性。
3、尺寸、形状和表面检验
检验项目、方法和规定按 标准gb 2521-2008。
4、反复弯曲检验
切取30×300mm样品10片,纵横各半,不经消除应力退火,按gb 235-2002,热轧硅钢弯曲次数≥1次,冷轧16mn无缝管≥2次。
如何控制16mn无缝钢管起皮缺陷
16mn无缝钢管板坯在热送后轧制为热轧卷板,经冷轧后制作冷轧薄板、镀锌等产品,产品质量水平要求较高。一般热轧卷板生产质量较稳定,但偶尔断续有少量的板面夹杂、起皮现象发生,给生产控制和产品经营带来不利影响,需要控制。
分析认为:16mn无缝钢管表面起皮的原因是由通过塞棒的氩气泡残存在铸坯中引起的。为此,相应控制措施是:
1、16mn无缝钢管控制中包塞棒的氩气流量
控制塞棒氩气的流量,使通过塞棒的氩气对结晶器液面既不造成过分的扰动,而又能在减少塞套水口的前提下 限度地开大氩气。氩气流量在1.0l /min,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对16mn无缝钢管浇铸工艺进行严格控制
合理的浇铸工艺能形成良好的流场,结晶器内良好的钢水流动状态,有利于提高铸坯的质量。
1、45号钢管的调质
45号钢管是中碳结构钢,冷热加工性能都不错,机械性能较好,且价格低、来源广,所以应用广泛。它的 弱点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较高的工件不宜采用。
45号钢管淬火温度在a3+(30~50)℃,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偏高的淬火温度可以使工件加热速度加快,表面氧化减少,且能提高工效。为使工件的奥氏体均匀化,就需要足够的保温时间。如果实际装炉量大,就需适当延长保温时间。不然,可能会出现因加热不均匀造成硬度不足的现象。但保温时间过长,也会也出现晶粒粗大,氧化脱碳严重的弊病,影响淬火质量。我们认为,如装炉量大于工艺文件的规定,加热保温时间需延长1/5。
因为45号钢管淬透性低,故应采用冷却速度大的10%盐水溶液。工件入水后,应该淬透,但不是冷透,如果工件在盐水中冷透,就有可能使工件开裂,这是因为当工件冷却到180℃左右时,奥氏体迅速转变为马氏体造成过大的组织应力所致。因此,当淬火工件快冷到该温度区域,就应采取缓冷的方法。由于出水温度难以掌握,须凭经验操作,当水中的工件抖动停止,即可出水空冷(如能油冷更好)。另外,工件入水宜动不宜静,应按照工件的几何形状,作规则运动。静止的冷却介质加上静止的工件,导致硬度不均匀,应力不均匀而使工件变形大,甚至开裂。
一、碳(c):
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含量超过0.23%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二、硅(si):
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三、锰(mn):
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四、磷(p):
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