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最佳时期到了,6个常见失误不能犯,你做对了吗?

小麦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粮食作物,哺育了亿万中国人民。在我国,小麦主要有两种:冬小麦与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等粮食主产区,冬小麦一般是秋天播种,不同地方时间可能有差异,但现在已经是最佳的播种时期了。
很多农户在播种小麦时,不注意操作,经常犯一些低级失误,对小麦产量与品质造成消极影响,最终使经济效益严重下滑。接下来,农学博士就带大家看一下小麦播种常见的6个失误,仅供参考借鉴。
(1)播种过浅
在小麦播种时,播种深度以3-5厘米最为适宜。如果种子播种过浅,麦苗匍匐生长,导致分蘖节裸露,分蘖多而小,不耐旱,易受冻和早衰,影响产量。
解决方法:在小麦出苗前,需要及时镇压几遍;在出苗后,我们要结合划锄壅土围根,必要时在越冬期采用客土覆盖或盖施“蒙头粪”,以有效防止越冬受冻。
(2)播种过深
如果小麦播种过深,会导致出苗缓慢,叶片细长、分蘖少而小,次生根少而弱,麦苗黄瘦,不利于生长。
解决方法:我们应该及时进行扒土清棵。具体方法:用竹耙或铁耙从畦面中央开始,顺垄横耧,当清到最后一行时,把余土全部拖到畦背上即可。
(3)播量过大
很多农户担心出苗不全,就加大用种量,使得麦苗生长拥挤,植株黄瘦、细弱,个体发育差,分蘖很少,反而影响了产量。
解决方法:为解决种植过密,我们应该早疏、狠疏,以建立适宜的群体结构;最后再结合浇水,追施少量氮、磷速效肥,以弥补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
(4)底肥过量
如果基肥施用过多,在麦苗出土后长势过旺,分蘖多,叶片宽大,田间郁蔽严重,通透性变差。
解决方法:在麦苗主茎长出5片叶的时候,就在小麦行间深锄5-7厘米,可以切断部分次生根,控制小麦幼苗养分吸收,减少分蘖,培育小麦壮苗。
(5)播后墒情不足
麦苗出土困难,或在出苗后,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
解决方法:在播种后,我们应及时检查土壤墒情,对墒情不足的地块,有水浇条件的进行小水灌溉。
(6)播后土壤过湿
在小麦苗出土后,植株叶色淡黄,分蘖出生慢,严重时叶尖变白干枯。
解决方法:需要及时深中耕,散墒通气,并追施少量速效肥,促苗早发。
以上6个问题,是大家经常碰到的小麦播种问题;只要做好小麦播种工作,高产优质已成功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