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风险不大,为何农村“很少有人养牛”?答案有些“出乎意料”

在我的记忆里,七十年代的生产队时,农民对牛就很重视,那时候叫耕牛,主要是用来耕地用的,生产队里有专职的饲养员,专业管理集体耕牛。饲养员的地位相当重要,一般有村里德高望重的贫下中农担任。可是,放眼望去现在农村的却是养猪的比养牛的多很多,我们村子里养牛的养殖户屈指可数,但是养猪的却很多。那么,养牛风险不大,为什么农村很少有人养牛?接下来我们就听听一直养牛的大叔是怎么说的吧!
首先,养牛风险不大只是相对而言,但并不是一点风险都没有,养牛户仍会面临买牛上当受骗、牛病疫情、行情波动等众多风险,特别是养牛新手需要面临的风险则会更多,成功者甚至不足一半,大多数养牛新手均会以失败而告终。而那些说养牛风险小的,大多是现在农村里一些闲着无事的老人,在家里坐不住,就会养几头牛,他们将牛放养到野外,食物全靠吃草,要饲料想都别想,吃的饱就吃,吃不饱就饿着吧,没有正儿八经当成一个职业去做。同时,这也与我国传统养殖观验和我国农业中养殖结构的影响有关,还与肉牛养殖业本身的特点有关。
而如今,农户养牛更多的是从养殖的角度出发,考养牛获取利益。那么,为何养牛风险较小却依旧很少有人愿意养呢?这不是没道理的。归根结底,应该说现在养牛的利润已经比较低了。现在的养殖应该说已经进入到了规模化时代,单从农户角度看,养殖过于分散,投入大成本高,远不如规模化养殖厂的效益。如果是从北方比如山东买种过来,那你肯定亏的更多,都知道北方的牛便宜,山东一头牛犊两钱多,可是拉到我们这边根本养不活,我们这边很多人都试了,一亏就是几十万。算一算买十头牛,五十头,一百头要多少钱买种。
再者,养牛技术要求高。养一两头牛或许不需要什么技术,可养10头、20头牛便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了,例如引种购牛、应激处理、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牛病防治及繁殖繁育等,稍有一个方面做得不到位便有可能导致养牛失败,而要想把这些技术掌握扎实至少需要三两年的时间,大多数农户均不具备养牛的技术,因此便不会轻易去养牛。而现在养殖业,包括养牛在内,正在进入资本驱动、消费驱动、生态驱动、新技术驱动的新时期,已经不是普通人可以玩耍的赛道,你有技术吗?你有资金吗?你搞的定环保吗?你会卖牛肉吗?……新人盲目进入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宝马进去,自行车出来。
况且,如今的环保要求是越来越严厉,没有环评的小养殖场一律关闭!或许有人会讲这个规定从长远来看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养牛不比养猪,农村一般的养牛场都是数量规模在50头左右的,不管你养殖场规模多小,都必须有环评。除此之外,我国农业养殖结构不是很合理,有些种类的养殖产能过剩,比如猪和鸡鸭等,而有些则产能明显不足,比如牛羊,所占的比重就很低,这需要调整。而且,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养猪大国,猪的养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中,我国农村都是以养猪为主,人们吃肉也是以猪肉为主。养牛仅仅是为了耕地,一般是不会去吃牛肉的。
总之,养牛是个风险较大的行业,加上有较高的技术门槛、投入大,农村养牛的人减少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规模养殖和农户散养已经不是同一个概念,虽然都是养牛,是要针对不同的养牛情况来说的。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转发,在评论区留言!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