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耗制定经销商青贮圆捆包膜机


夏粮再获丰收,颗粒归仓,形势喜人。但也有恼人的,随便一检索,类似“坚决打赢秸秆禁烧这场硬仗”这样的新闻标题瞬间满屏。近些年来,不论夏忙、秋收,小小秸秆成了干部群众的头疼事。  干部蹲点守地头,却也对四处点火徒叹奈何,丰收后的田野上,一场场“游击”不断上演。有专家指出,秸秆禁烧是一个断面,检验着一个地方产业政策、现代治理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成色。 近日,小小秸秆登上了大雅之堂。全国举行第五十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一向以“小切口、大问题”著称的双周会,此次讨论的问题正是“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来自相关部委的部长、全国委员、权威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为小小秸秆寻找出路。  秸秆禁烧为什么难?
要站在农民角度思考问题  秸秆从来有,为何近年成了问题?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介绍情况时道出了原由——原来秸秆是炊事燃料,如今农村都用煤用气了;原来秸秆可作牲畜饲料,如今养殖都用专业饲料了;原来秸秆还田做肥,如今农民更多用化肥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让秸秆这一曾经的宝贵资源逐渐变成了废弃物。另一方面,我国粮食连年增收,秸秆的产生量也水涨船高。农忙季节抢抓农时,一烧了之成了农民最经济实惠的选择。正是这些现实的原因,让一纸禁烧令难以奏效,地方还不得不为此担负沉重的行政成本。会议现场,不少委员讲述了他们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的状况:一到农忙时节,天上的卫星巡查,无人机满天飞;地面人员严防死守,不留死角,不分昼夜24小时,“麦收季节,河南的一个县就派了5000多人蹲守田间地头。”“该罚款的罚款,该拘留的拘留,可还是屡禁不止!

山东省曲阜市保丰机械有限公司
15505478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