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的线上母婴消费人群来看,主力人群还是80后、85后及90后,但下沉市场的父母更显年轻,80-90后是主要消费人群,但95后、00后的消费额增速更快。
其中,华中和华东地区的下沉市场母婴消费者的人数更多,且人均客单价较高,消费力高,值得关注的是,华南地区的消费人数虽不占优势,但客单价仅低于华东地区,且消费人数增长最快,是潜力地区。
纸尿裤占比最高,宝宝洗浴增速最快
从图表不难看出,纸尿裤仍是下沉市场80-00后父母重点关注的婴幼儿用品。mat2019不同城市级别80-00后,婴幼儿用品细分品类消费占比最高的是纸尿裤/拉拉裤/纸尿片,其次为宝宝洗浴护肤品,增速最快。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湿巾的增速较为明显,有望成为母婴消费的下一个增量。
据cbndata消费大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纸尿裤价格单消费占比额最高的是50-90元,其次为90-130元之间,此外,明显可以看出,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中,10-50元的纸尿裤也是有一定占比的。
当然不同的偏好渠道消费人数top品类也不相同。
其中在天天特卖中,消费者偏好top3品类分别是童装、玩具、婴幼儿用品;淘金币的top3品类分别是童装、玩具、童鞋,直播的top3品类是童装、童鞋、婴幼儿用品,而家有萌娃top3品类则分别是童装、婴幼儿玩具、童鞋。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天天特卖、淘金币、直播以及家有萌娃这四个渠道中,童装均名列第一。
3、儿童养育场景消费趋势:时尚穿搭、顽童世界、户外防护
母婴消费从妈妈这一群体,开始向家庭经济延伸,在时尚穿搭方面,儿童旗袍/唐装/民族服装较受欢迎,究其原因为由于文娱场景的丰富推动儿童礼服演出服等线上消费,增长快速的还有亲子鞋;
在顽童世界里,有近60个玩具细分品类均实现增长,包括儿童玩具枪、儿童棋类/桌面游戏、仿真/过家家玩具等。
从报告中可以看到大城市家长偏爱模型,小城镇家长偏好户外玩具;热门游戏、影视ip带动相关玩具消费增长。
由此看出,文化ip和母婴产品结合将是产品运营的一大突破口。
母婴品牌ip化,以创造内容决定品牌价值。
“母婴迭代”背景下,母婴行业面临变革、变型、变现的生存法则和生态模式,如何结合当下的消费升级、渠道进化、用户精细化运营、跨界融合等新趋势实现品牌ip,尤为重要。
一、定位梳理,塑造品牌人格化。
如同定位之于品牌的重要性一般,具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是ip化的起点,是品牌后续所有行动的指南针,也是寻找差异化、人格化的必备工作。
母婴品牌一般以母亲或宝宝的构想来设定出完整的人格、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独特生命、人格和魅力的内容模式,实现强化信息与内容识别性的功能,最终占据消费者心智的优先选择地位。
二、ip原态,创作吸引力载体。
当今时代,面对丰富多样的信息呈现形式,ip以怎样的形式做原点呈现,各有不同。母婴行业因“温情、趣味”的情感共性,更多通过卡通ip的载体呈现,更容易俘获消费者青睐。
三、创造内容,可持续提供差异化。
ip所提供的内容,必须具备原创差异性,且其故事或话题,需预留足够空间,确保未来可以源源不断生产内容,保证ip长久的生命力。
就母婴行业而言,以“爱”为主题的内容延展和创作,不仅能够为品牌带来强大的内容力,还可助力品牌美誉度的提升。
四、粉丝互动,重视参与感。
在创造ip品牌之初,必须设定能够与粉丝互动共创的平台或载体,如果只有单向的倾诉,很难让粉丝代入,而粉丝代入的好处,不仅仅是内容的共创,同时给予粉丝更强的参与感、立场感,这对粉丝的忠诚度和粘性,都有着极大的提高。母婴品牌基于消费群体的探索性、学习性较为强烈,品牌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孕婴常识、情感互动等活动,或者打造一个专属于母婴互动的新媒体平台,与粉丝进行深度互动。
五、商业衍生,彰显ip 价值。
ip最终势必要实现借力共生、商业变现、长久发展,那么就必须有不断跨界合作、衍生周边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在这方面,母婴行业可谓占据极具优势,母婴消费涵盖了0-12岁婴童、以及成年女性消费群体所有消费的综合,这样的消费格局为品牌ip的衍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ip已形成新的流量争夺入口。ip将人群以个性化的方式重构,不再按年龄、性别、收入或职业去分类人群了,而是按共同的ip化的爱好聚合,因此,品牌ip化运营,就成为营销的下一个重要手段,用品牌ip来聚合品牌用户和粉丝是下一个突破口。
数据来源:cbndata消费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