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很想问一句,不出来打工,那在家里干嘛?
粮食生产越来越高效。现在各个农村生产粮食是高度机械化,从播种、浇水、喷药、收割,需要投入的劳动力大大减轻。就是因为生产效率提高,粮食的价格才是居稳不上的。
农民应该是一种职业,不是一种身份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美国的粮食比我们还便宜,但是美国的农民一年收入能达到七八万美元?美国农民只有280万,他们的农民是职业的名称,而不是身份的区别。我们不能因为你是农民,就要受到额外的国家照顾,这就跟低保户要低保差不多了。低保能保证良好的生活水平吗?不可能的。
美国生产力在美国大部分生产都是有机械代替人工的,美国农民一人管理450英亩耕地,照了6、7万只鸡,5000头牛,每年可以生产各种谷物100吨或者1万千克以上的肉类。
一个美国农民不仅养活98个美国人,他们还能养活34个外国人,主要是美国大量粮食的出口。
工作的时间和收入应该具有合理性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美国农民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实际上跟工厂生产线上的职工差不多的。一年忙到头,没有多少假期可以享受。
然后大家想象一下,我们农村人不外出打工,怎样才能够生活的和美国农民一样的状态?就凭一家人侍弄那几亩地吗?如果是说一年365天,有330天在闲着,收入和付出能对等吗?
城市里的职工,一年到头12个月都在工作,每月才能够挣两三千元的工资。而农民,凭借每斤粮食涨到6元钱,一年收入达到两三万。这样是不公平的。
公平就业体系已经建立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打破了城乡就业体系的障碍,农民可以到任何地区进行务工、就业、创业。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当给职工缴纳社保。这是公平的,不因为你是农民工还是城市就业人员就有差异。同一岗位就应当同一的工资标准,否则没人会干的。
如果低收入人群要去农村打工,农村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吗?农村的人口一年到头都在闲着,难道还会把赚钱的岗位让给城里来的低收入人群?
粮食的价格是市场决定的人们并不是只在乎粮食,还需要更多的工业化产品、精神文化产品。这些产品实际上是在长期的物质交换中形成的稳定价格,最终完全可以转换为粮食的。
粮食是所有国家稳定的基础,有充足的粮食供应社会才能稳定。粮食每斤涨到6元钱,差不多相当于价格涨了6倍。可能粮食会涨到6元钱一斤,但是其他的生产生活用品一样增长6倍的话,那么价格的增长也就没有意义了。
价格失衡的会自动纠正我们的粮食为什么始终维持在一元左右一斤,而且国家还会给予一定的种粮补贴?很明显,因为国际市场上的粮价更低。美国玉米大豆、印度小麦、泰国大米,价格实际上都比国内市场价格低很多。
很多情况下,中间差价可以赚取的收益,决定了人们是否走私的意愿。如果说能够赚取500%乃至600%的收益,相信人们都会大量走私的。学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资本论》中提到如果能够获取300%的利润,资本主义会践踏世界人世间的任何法律。
国外卖一元钱的东西,国内卖到六元,我们现在已经是开放的中国了,这样高额的利差绝对会引起更大的疯狂。比如说现在国家海关规定,个人购买不超过5000元的自用商品可以免税。一家人只要一个人出国一次,买回5000斤粮食来,能吃好几年了?谁还会在国内消费粮食呢?
如果农民因为粮食价格涨到6元一斤,然后回到家里什么都不做,也只不过会吃饱,跟现在光种地不外出打工没什么两样。粮食卖不出去,一样生活很差劲。
高质量的粮食产品价格一样很高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明白过来。没有6元一斤的粮食吗?当然多的是。有品牌、高质量的粮食,自然价格会高得多。一些绿色环保品牌大米10元一斤都不会愁销路的。可是,这些高价格的粮食并没有改变现状。因为我们在生产这些粮食的时候,增加了很多的附加劳动在里面,比如树立品牌大力宣传,精耕细作绿色管理,口味独特更加优质。
所以,没有任何竞争力的粮食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不是由个人意志能够扭转的,否则只会闹成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