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鱼塘养殖中最常出现的情况就是转水,转水就是指在下雨天或者是说天气情况突然发生大的转变使池塘里的水变黑,变浑,或发出巨大的腥臭的味道,甚至出现水藻面积死亡或因为有害物质大量集聚而导致鱼类长时间浮头的情况,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鱼类大面积死亡。引发转水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水藻死亡,水草的老化等。其中水体的ph值的剧烈变化是引起转水的最重要的原因,其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人为原因,即渔农在养殖鱼类中的用药不当。另一种是自然原因——大雨或者暴雨前后天气的剧烈变化。而由于自然原因引起鱼塘转水最终导致的鱼类死亡的问题是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主题,现在就来带领大家来具体了解一下。
下大雨或暴雨引起鱼塘转水的原因有什么呢?1、鱼塘水体透明度严重降低:在大雨或者暴雨来临之前,天气情况会发生剧烈变化,出现空气湿度大大提升、漂浮物和云会有所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减少以及气压增加的情况,而这些均会导致水中藻类大量死亡。
首先,在强降雨的天气下,乌云密布,光照条件差。其次,受到雨水冲向地面的影响,池塘壁上的泥土脱落。随着下雨时间的变长,池塘地层的泥土和有机物质被全部冲击到水中,导致水体的透明度严重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鱼塘里的水藻无法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也就意味着水体里面的二氧化碳无法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交换出去,那么此时水体里面的氧气含量就会大大减少。鱼类因为无法得到充足的氧气供给,也可能发生缺氧浮头的情况。
2、水体的ph值发生剧烈变化:大雨或暴雨带来的大量的雨水中含有大量的稀硫酸,在雨水进入池塘后,相应的稀硫酸也会跟着进入,使得池塘中水体的ph值下降,水体的生态环境也会因此改变。在大量的稀硫酸突然进入后,水体的ph值会下降,出现酸化的情况。但是碱性的环境才是微生物和有机物最适宜生长的环境。如果水体的ph值发生巨大变化,那么水中的藻类,微生物和有机物就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无法适应而死亡。
3、雨天导致水藻的自我修复功能下降:水藻虽然外表看起来极小,是一种异养型生物,无法通过自生的新陈代谢以及微生物循环来进行生长繁殖,但是,却可以通过吸收外来营养来促进自身的生长繁殖。也就是说除了通过光合作用进行生长和繁殖之外,还可以吸收最基本的氨、氮、磷、钾等元素来促进自身的生长和发育。
但是下雨天乌云密布,空气中漂浮物和悬浮物很多,光照条件很差,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的生长和发育条件都不好,水藻也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难以发挥自我修复的功效。再加上水中氧气含量降低,鱼类也会因此出现长时间浮头的情况。严重的话鱼类还会有大量的死亡的情况的发生。
转水发生的原因主要原因就是我们以上讨论的几个方面,既然鱼塘转水的原因我们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转水发生有哪些危害吧。
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从鱼类的角度来讲:无论是鱼塘中的鱼类,还是其他生物都适宜在微碱性的水体环境中生长发育,因为这样的环境里更有利于进行舒适的进行新陈代谢并完成自身的生长繁殖。而大雨或者暴雨影响了藻类的光合作用,使得鱼塘的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量增多,氧气含量减少,鱼塘的水体形成缺氧的环境。
此外,受到水体中二氧化碳大量聚集的影响,水质会被严重污染,同时水温大大升高。趁此机会,大量的像有机磷,大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和有害病菌就会进入到水体环境中。除此之外,在厌氧环境下也会滋生的大量的弧菌或其他有害病菌。而正因为这些东西的出现,使得鱼塘水体的环境会遭到破坏。鱼类在这些情况下,有可能会因为缺氧或者无法适应新环境而死亡。
2、从鱼塘的生态环境方面来讲:鱼塘整体的生态环境都会受到大雨或暴雨天气的影响,对于鱼塘中的生物来说,这个小环境的变化就是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大雨或暴雨之后,鱼塘中的水体和泥土就会混在一起,使得水体的能见度降低。并且由此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会紧紧地包围着水草,使水草无法通过正常的光合作用吸收氧气,最终只能老化、死亡。
另外,除了光合作用会受到阻碍以外,鱼塘中生物的吸收作用也会因为水体的浑浊而有所减弱。这也就是说,鱼塘的水体中的大量有机物无法被有效吸收,使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会大大降低,鱼塘的环境无法在短时间内像往常一样得到净化,里面的生物迫于恶劣环境的威胁也只有死亡的选择。
3、从水藻的角度来讲:水藻在暴雨天气下会老化死亡,释放出有毒的藻毒素。这些藻毒素不仅对鱼类有害,而且对于藻类自身也有很大的危害。一方面,这种藻毒素会破坏鱼类体内的溶血细胞,使鱼类的抵抗力减弱,最终导致鱼类死亡。另一方面,这种藻毒素会危害水中的水生生物,使水中的水藻无法继续自身正常的生长和繁殖。
再者,一般情况下水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水体提供氧气,但因为阴雨天气的出现,水藻的光合作用也会受到阻碍,甚至自身都因此而老化死亡。所以,水体就更容易因为缺少水藻提供的绝大部分的氧气而出现溶解氧不足的情况。但是前面所说的情况只是在水藻还有生命力的阶段,要是在水藻死亡的过程中,不仅不会继续制造氧气,反而会因为死亡的过程大量消耗鱼塘中的溶解氧,使得水体中的溶解氧更加稀缺,鱼类的生存环境越发堪忧。
在转水出现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呢?1、在天气变化之前做好准备工作:由于雨天的出现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我们无法进行随意更改的,所以在下雨之前就应该做好相应措施,减少损失首先,我们可以使用药物进行人为干扰。我们可以选择神克——鱼复宁或者开增氧机,也可以在水中投放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增加水中的溶解氧,这样既可以避免水中的水藻、有机物以及水草的死亡,也可以让鱼充分的吸入氧气,同时可以有效减低鱼塘中水的浑浊程度,减低水体的酸化程度,提高水体的ph值。
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还可以投放一些预防倒藻的药物。因为一般情况下转水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倒藻的出现,投放此类药物可以避免鱼类由于倒藻的出现而死亡,减少损失。
2、暴雨之后的抢救措施:为了让鱼塘的水体在短时间之内增加含氧量,降低浑浊度,渔农应该对鱼塘进行换水,或者在鱼塘中投入沸石粉来沉淀水中的漂浮物,使鱼塘的水体恢复到原来的适宜鱼类生存的环境。
3、使用何种药物:在鱼塘发生转水后可以通过每亩喷洒各5千克的碳酸氢铵试剂和过磷酸钾试剂的方式来治疗。也可以使用硫酸铜或者硫酸亚铁合剂药剂来改善水质。
大雨或暴雨天气的出现是一种自然现象,虽无法人力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提前查询天气预报或观察天气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尽量减少由于转水情况的出现带来的损失。在我们进行了上述所说的应急措施以后,渔农应及时重新培藻,恢复鱼塘的水体环境,让鱼儿在鱼塘中快乐的生存,进行生长和繁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