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东北大榛子苗低优惠

沧州东北大榛子苗低优惠
杂交大果榛子栽培技术
 榛树是重要的干果经济林树种,其坚果榛仁营养丰富,品味佳,市场供不应求。但我国目前榛子生产仍处于野生状态,产量低,个小,虫口多。国外榛树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欧榛生产发达国家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已实现了集约化经营,产量高,个大,皮薄。欧榛虽已引种到我国,但不耐寒,冬季不能越冬,北方不能栽培。为改变榛子生产野生状态,沈阳市新城子区马刚林场,于1990~1992年,从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进杂交大果榛子,即平榛与欧榛杂交所获得的优良新品种,共30多个品系,栽植0.67 hm2,700多株。经10年的试验栽培,大部分品系均可安全越冬,生长发育正常,开花结果正常,引种试验获得成功。为此,国家林业局于1999年正式立项批准马刚林场大面积       开发杂交大果榛,作为我国北方人工栽培杂交大果榛子样板园。通过10年引种试验和4年的生产开发,我们初步摸索和积累了杂交大果榛子人工栽培经验和技术措施。    
  1 生长发育习性      
 (1)杂交榛子为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木,高3~4 m,树皮灰褐色或褐色,没有光泽       ,1年生枝多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花为柔荑花序常2~9个呈总状着生新梢中枝上部,序梗长3~6 cm。雌花为头状花序,开放时在混合芽顶端,伸出一束粉红色或鲜红色柱头。一序多果,坚果扁圆形或椭圆形,坚果平均单果重2~2.5 g。果仁饱满,较光洁,风味佳,品质上。      
(2)根:杂交榛子是浅根系树种,无主根,侧根发达,须根细长而密,根系分布在5~40 cm土壤中,最深可达60~80 cm,甚至1 m。根系易生成不定芽,形成根蘖多丛状,粗0.2~0.3cm。      
 (3)芽:分为叶芽、花芽、基生芽。叶芽萌发可形成营养枝和结果母枝。花芽为雌花混合芽,着生在结果母枝中上部,花芽先开可萌发结果枝并结果,没有座果则形成营养枝。基生芽生长在丛生枝基部,茎与根交界处,可萌发成基生枝。      
(4)枝:分为营养枝、结果母枝、结果枝、基生枝。1年生枝只有叶芽,没有花芽的叫营养枝;有花芽和叶芽的叫结果母枝,花芽萌发形成的结果枝顶部有果序;由树基部丛生萌发形成基生枝,使树体形成灌丛。
(5)叶:萌芽以后,随着新梢生长,叶片依次展开并迅速长大。芽的形成与新梢内部营养及外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芽是新梢生长发育的基础,其质量好与坏,对所发新梢的强、弱影响较大。      
(6)物候期(年生命周期):马刚林场,地处沈阳市北部,北纬42°,无霜期150多 d。经多年的观测,物候期是:3月下旬树液开始流动,4月上中旬开花,8月下旬果实成熟,10月下旬落叶,11月初中旬进入休眠期。(7)开花:杂交大果榛子雌、雄同株单性花,先开花后展叶。雄花为柔荑花序,2~9个排成总状,着生于新梢中上部叶腋间,雄花序成圆柱形,其上着生许多小花,花粉黄色,以风传媒。雌花为头状花序,生于1年生枝的中上部和顶端的混合芽中,开花时,在花芽顶端伸出一束柱头,鲜红色或粉红色,授粉后柱头变黑并枯萎。      
(8)结果:杂交榛子初果期以壮枝形成花芽,多在壮枝中、上部和顶端形成花芽开花结实。随着树龄增加,营养积累增多,树体旺盛结果母枝减少,代之产生许多短枝及簇生短枝,这些短枝多数可形成结果母枝。雌花混合芽开放后可形成结果枝,在结果枝顶端有果序,开花 、结果到果实成熟。      
(9)生命周期       幼树期:从定植当年幼苗到开始结果为幼树期,其特点是缓苗后生长发育较旺,新梢生长加大。经4年开发实践,水肥条件好,管理细致,3年可开花结果,并有一定产量。3~4年为幼树期。       初果期:从第一次结果到开始大量结果,为初果期,一般5~6年。这个时期应促枝扩冠,即树体健壮,冠幅增大,结果枝组增加,水肥条件好可大幅度增加产。盛果初期:7~8年为盛果初期,此期间树体健壮,冠幅大,结果枝大量增加,丰产树已定型。      
盛果期:9~40年为结果盛期,在此期间的后期,为解决结实小年问题,视榛树生长发育结实情况,可采取分组轮换,更新复壮措施。       衰老更新期:40~50年。此期间可采取轮换更新复壮措施,尽可能获得应有的产量。      
 2 经济效益与适宜的栽培区       2.1 坚果特点与效益       杂交大果榛具有欧榛个大、丰产、皮薄的特点,克服了欧榛不耐寒、品味不及野生榛子香的弱点,又具有野生榛子抗寒、耐寒,有野生榛子香味的特点,克服了野生榛子个小、皮厚、产量低、虫口多的弱点。杂交榛子营养丰富,榛仁含脂肪51.4%~66.4%,蛋白质14%~25%,碳水化合物6.6%,还有维生素c、e等,风味佳,是人们更加喜爱的干果。杂交榛子平均单果 重是野生榛子的1.5~2倍,单位面积产量是野生榛子的6~7倍。       杂交榛子的产量,以6年后进入大量结实期计算,平均667 m2产量可达100~125 kg,高产 可达150 kg以上,每667 m2收入可达2 500~3 000元。因是一次性栽植,多年受益,且技术管理不难,操作容易,是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家致富的好项目,也是出口创汇的好项目。杂交榛子又是大灌木,具有防风固沙生态效益作用。综上所述,杂交榛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2.2 杂交大果榛子适宜栽培区       经10年试验和4年开发生产实践,杂交榛子具有抗寒,较耐干旱的特点,可抗-30~-32℃低温。因此,我国黄河以北以及三北地区,北纬42°的范围内的山地、平地、沙地、排水良好的地方均可栽植。北纬43°可试栽。具体区域是:新疆、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天津、北京、辽宁等省区市。黑龙江、吉林部分地区可试栽。
3 栽培技术       3.1 优良品种、品系的选择       经10年的试验和4年的开发生产实践,我场30多个杂交大果榛子品系,具有抗寒和丰产的特点,大部分品系均可安全越冬,其共同的特点是:(1)坚果大、皮,单果重2~2.5 g,出仁率40%~50%,风味佳,优于进口的欧榛;(2)产量高,盛果期单株产量1.5~2 kg以上;(3)抗寒性强。1999年第一批鉴定品种定名是:平顶黄(80-43)、薄壳红(82-4)、达维(84-254)、金铃(84-263)、玉坠(84-310)。

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旭升苗木店

13079478836
中国 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