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系车在欧洲碾压大众,为何在中国却干不过大众呢?


大家都知道国内市场中最热销的品牌就是大众了,没办法,大众的光环确实太厉害,无论是朗逸还是途观,都是神车级别的存在。其实在国内的众多合资品牌中,有一个品牌的实力并不比大众差,但现在已经快要被边缘化了,甚至说不定哪一天就要退出国内市场,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品牌就是法系品牌了吧。
法系车与德系车可以说是同一时期进入国内市场的,早在1985年,psa集团就与广汽集团合作成立了广州标致,在当时法系车极受欢迎,雪铁龙富康还被称为“老三样”,在当时富康的地位不亚于捷达与桑塔纳,但是在今天,捷达已经独立成为一个品牌了,而桑塔纳依然是细分市场的标杆,而富康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了。法系车在欧洲碾压大众,为何在中国却干不过大众呢?
在2018年,大众(奥迪)在欧洲的销量为246万台,而psa集团的销量达到了250万台,其中标致销量97万,雪铁龙销量60万,欧宝销量达到88万。而雷诺以及达西亚两大品牌完成了162万年销量。法系车一年在欧洲销量可以达到410万之多。
很明显,在欧洲市场,法系车的销量直接是碾压大众的,不过在中国市场却截然不同;在今年上半年,psa集团在欧洲卖出了167万辆,但是在国内市场却不到7万,远远不及欧洲销量的零头,psa这个销量大众朗逸只需要两个月即可超越。
法系车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曾经在国内市场与大众齐名的法系车,为何落得如此下场?这其中原因或许跟下面几个原因有关。
第一个原因就是德国人更懂中国市场,德系车比法系车更适合中国人,为了迎合国内市场,大众的车型都会进行相应的加长,并且还会打造“中国特供车”来迎合国人的需要,朗逸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
此外,早在1984年起,大众就把中级车引入国内市场,同时还把奥迪带进中国,迅速打开了国内的高端市场,帕萨特、奥迪a6这些“官车”的形象深入人心,德国车就是“高档车”的想法已经潜移默化的进入到国内消费者脑中——“德系车就是比法系车高级”;正是有着这种消费观念,国内的消费者才孜孜不倦的选择德系车型。
并且,从捷达、普桑这两款车型流传下来的口碑是法系车不能比拟的,现在还有很多驾校使用捷达与普桑,可以说人们最首先接触的车就是德系车,这就有了一种情怀在里面,大众车型不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布局都稳扎稳打,这也奠定了它会成为了国内的销冠。
反观法系车,法系品牌根本“不屑于”去研究中国消费者的心理,我行我素的方法为它的低迷埋下了伏笔,无论是是国内市场的明锐度还是产品布局,法系车都与大众相差甚远。
而且法系车的小毛病比较多,比如标致408这款车,投诉榜第一名肯定是它,虽然这仅仅是一个车型,但是一叶知秋,这就会影响整个法系车的口碑以及销量。
而且颜值也是一个问题,标致的车型还好,不过ds、雪铁龙的外观内饰就真的太过于天马行空了,设计太过于前卫,国内消费者明显接受不了;再加上法系车在产品换代的时候明显跟不上节奏,跟不上热点以及需求,慢别人一步就注定了竞争力有所下降。
此外,法系车的定价比较高,比如标致508直接对标大众迈腾,有目标是好事,但是法系品牌却没有考虑过其在国内市场的品牌溢价以及知名度、保有量等,以至于其保值率根本支撑不起高昂的售价。
再次,在新能源的布局上,法系车同样乏力,现在全世界的车企都在向电气化转型,中美日德都制定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但法国车企包括标致、雷诺等关于新能源的发展都不清晰。在未来,如果法系车不能找到合适的定位,极有可能被市场给淘汰。
为什么法系车能够在欧洲混的风生水起?
那是因为扎根在欧洲的法系车型对欧洲市场比较了解,知道欧洲用户的需求,它们清楚了解欧洲的消费结构以及道路环境等,所以法系车的小型车就在欧洲非常吃香。
总结:要说法系车不好吧,人家在欧洲却卖的很好,所以我们也不能片面的去看待一个问题,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失败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要问法系车还能在国内支撑多久,这恐怕没人会知道,至于后续的发展如何,只能看法系品牌自己的造化了。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