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增白剂在塑料
据统计,在塑料制品中约有80%是经过着色的,这其中“白色”塑料产品占有很大的比例,比如我们常见的塑钢门窗,管道等大都是白色的,这些产品看上去那么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使用了塑料专用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所应用的原理是吸收人体肉眼不可见的紫外线,改变波长,发出可见光(蓝光),中和物料中的黄色光,达到增白的效果。济南塑邦精化主营的荧光增白剂产品之一就是塑料专用荧光增白剂,其中包括ob-1,ob, fp-127,ksn, ksb, kcb等。
荧光增白剂的分类
增白剂在化学结构上都具有环状的共轭体系,例如:二苯乙烯衍生物、苯基吡唑啉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苯并唑衍生物、香豆素衍生物、和萘二甲酰亚胺衍生物等。其中二苯乙烯衍生物产量最多,例如4,4′-双(4,6-二苯胺基三嗪基-2-胺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钠盐是一种用途较广泛的增白剂,商品名为增白剂ta。这类增白剂已大量用于造纸、纺织品、洗衣粉和肥皂等工业中。增白剂ad是苯基吡唑啉的衍生物,学名1-(对甲磺酰基苯基)-3-(对氯代苯基)吡唑啉,主要用于腈纶纤维纺丝、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的生产中。4-甲基-7-二甲胺香豆素属于氧杂萘邻酮类化合物,可用于羊毛织物、尼龙织品、肥皂和洗涤剂等产品中。
荧光增白剂的原理: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色彩调理剂,具有亮白增艳的作用,广泛用于造纸、纺织、洗涤剂等多个领域中。荧光增白剂约有15种基本结构类型,近400种结构。中国允许在衣物洗涤剂中添加的荧光增白剂有两种类型: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如cbs等)和双三氨基二苯乙烯类(如33#等)。
荧光增白剂作用原理是吸收光线中不可见的紫外光,并发出可见的蓝光,与织物发出的黄光进行叠加后,互补形成白光,使织物发出的白光增加,肉眼可感觉到白色织物明显变得亮白,这就是亮白效果。荧光增白剂可以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波长范围约为60—380 nm),转换为波长较长的蓝光或紫色的可见光,因而可以补偿基质中不想要的微黄色,同时反射出比原来入射的波长在400——600 nm范围的更多的可见光,从而使制品显得更白、更亮、更鲜艳。
济南特瑞德化工有限公司
15665733018
中国 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