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对话广誉远张斌:医药企业面临挑战 但同样也迎来了政策机遇

11月15日,由金融界主办的“金融界2019中国上市公司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重要领导与专家、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媒体等共300余位嘉宾参会。围绕实业、资本、发展、治理等关键话题,诠释“向善、向上、向好”,探讨社会责任与责任投资,以创新与协同凝聚可持续增长的驱动力。
会议期间,金融界对话广誉远董事长张斌先生,并就广誉远和中医药行业机遇进行讨论。
图为:广誉远董事长 张斌
广誉远主要从事中药产品的生产、销售,其核心子公司山西广誉远距今已有478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中药企业与药品品牌,公司核心产品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的制作技艺均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牛黄清心丸的制作技艺则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融界:作为一名消费者,其实几乎很多女性都是我们广誉远产品的受众,但近年来,中药行业虽然被高层重视,可资本市场对于中药企业似乎更为挑剔了,您觉得广誉远在这方面是否也受到了类似挑战?
张斌:其实整体来看,中医药行业正迎来较好的政策机遇期。前段时间总书记也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但具体到基层,其实中医药行业受限于医保政策、带量采购、招标受限、药占比限制等等,中医药行业也面临了一个挑战。但在我看来,中医药长远来看仍符合中国大健康的发展方向,也是符合国内由疾病治疗向预防转变的趋势。
  金融界:在您看来,广誉远作为老牌的中药传统企业,遇到瓶颈,应该如何重新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在资本市场眼中的价值。
张斌:尽管资本市场表现不理想,但广誉远仍在追求品牌价值的提升。过去连续几年时间,广誉远都在加强产品研究和循证医学研究。
目前广誉远的科研工作也在持续进行,与山西大学、厦门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院校联合实验室持续开展的重大项目,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广誉远也邀请了西医参与研究,目前已有多位医药专家及学者用大量实验数据表明,中医药在妇科内分泌领域治疗效果显著,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定坤丹的临床效果更是值得肯定。为了使公司产品知名度进一步得到提升,公司创新聘请西医专家,以及与西医机构、西医专家来研究中药的药理药效。在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领域,以及中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男科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我们的研究相继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有5篇,公司主打产品之一“定坤丹”被编入《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等权威著作。其实,不难发现,以美国fda为例,他们强调的也就是两点,一个就是安全性,一个就是有效性,广誉远的中医药在这两方面均满足。
  金融界:您能谈谈山西创投的战略投资对广誉远的财务状况有何改善么?
张斌:一方面,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大股东在股权质押方面的财务风险。因为此前由于上游药材回收期长,叠加宏观流动性紧缩、股市下跌,造成了广誉远的财务状况受到影响。如今,战投入驻,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公司的治理结构也得到了增强,提升了上市公司的治理质量。
金融界:最后一个问题是,您作为行业老兵,您认为整个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对行业有何建言。
  张斌:对于整个行业,占比70%的公立医院在医改政策影响下很少再去采购中药了,中药只作为辅助用药,这也是为什么可以看到不少中药企业要向otc转型。广誉远仍在坚持长久发展,持续加强产品研发,因此公立医院仍能看到20%的销售增长。
整个行业其实还是应该提倡品牌宣传,让西医更了解中药,让品牌创新,让文化传播,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中医文化得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