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指数化投资研究系列之八:主动ETF,海外运作模式不断革新,建议可从固定收益产品入手【投资策略】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海外主动etf发展速度较快,美国、加拿大规模、数量占比最高,固定收益产品规模占比超70%。全球主动管理etf总数为657只,约占全球etf总数的10%左右;总规模1384.5亿美元,约占全球etf总规模的2%。全球主动etf中,美国资产规模占68%。
美国主动etf运作模式不断革新,监管变化对产品受欢迎程度影响较大,权益产品规模与固定收益产品有一定差距。美国2016年开始简化审批模式,此后权益主动etf发行速度加快。2019年5月通过非透明主动etf的运作模式,不再要求每日披露持仓;此后,介于透明与非透明之间的半透明模式也开始申报,关于运作模式的讨论仍在继续。
加拿大主动etf仅要求季度披露持仓,产品发展也较早,但权益类产品更类似smartbeta。加拿大主动etf占其etf总数的比例超过1/3,规模占比近18%,这和美国、全球仅约2%的占比相比有巨大的领先。规模靠前产品股债相当,但股票类产品除去较特别的coveredcall产品,其他更类似smartbeta,为固定策略、固定调仓的形式。
中国目前的指数产品格局:债券产品种类单一,权益产品中行业主题较smartbeta更受欢迎。我国目前债券指数产品多为场外政金债产品,主动形式可能是债券etf发展的方向。另外,从行业主题产品、指数增强产品受欢迎的程度上看,我国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十分关注超额收益,从这点上出发,以获得超额收益为主要目标的主动etf有一定市场。
主动etf受政策影响大,建议可从固定收益产品入手。发展主动债券etf的优势有:1)债券指数跟踪难度大,主动产品无跟踪压力、自主择券,易于管理;2)etf作为交易、配置工具有一定需求,主动产品的pcf标的相对少,便于投资者申赎;3)适合短债产品,可推动货币基金市场资金向债券市场转移。
风险提示:数据及分析来自公开信息,海外历史发展情况不代表未来。主动etf存在政策不确定性风险,产品发展受披露规则等政策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