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服强度的判定及意义、影响
上下屈服强度的判定:
1:屈服前的初个峰值应力判为上屈服强度,不管其后峰值应力大小如何。
2:屈服阶段中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谷值应力,舍去初个谷值应力,取其余谷值中至小者为下屈服强度。如果只有1个谷值应力,则取为下屈服强度。
3:屈服阶段出现平台,平台应力判定为下屈服强度。如出现多个平台且后者高于前者,取初个平台应力为下屈服强度。
4:正确的判定结果是下屈服强度一定比上屈服强度低。
屈服强度的意义
传统的强度设计方法,对塑性材料,以屈服强度为标准,规定许用应力[σ]=σys/n,安全系数n一般取2或更大,对脆性材料,以抗拉强度为标准,规定许用应力[σ]=σb/n,安全系数n一般取6。 屈服强度不仅有直接的使用意义,在工程上也是材料的某些力学行为和工艺性能的大致度量。例如材料屈服强度增高,对应力腐蚀和氢脆就敏感;材料屈服强度低,冷加工成型性能和焊接性能就好等等。因此,屈服强度是材料性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
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
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在因素有:结合键、组织、结构、原子本性。如将金属的屈服强度与陶瓷、高分子材料比较可看出结合键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从组织结构的影响来看,可以有四种强化机制影响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即固溶强化、形变强化、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晶界 和亚晶强化。其中沉淀强化和细晶强化是工业合金中提高材料屈服强度的最常用的手段。在这几种强化机制中,前三种机制在提高材料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塑性,只有细化晶粒和亚晶,既能提高强度又能增加塑性。 影响屈服强度的外在因素有:温度、应变速率、应力状态。随着温度的降低与应变速率的增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升高,尤其是体心立方金属对温度和应变速率特别敏感,这导致了钢的低温脆化。应力状态的影响也很重要。虽然屈服强度是反映材料的内在性能的一个本质指标,但应力状态不同,屈服强度值也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材料的屈服强度一般是指在单向拉伸时的屈服强度。
回火注意事项
将淬火成马氏体的钢加热到临界点a1以下某个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再冷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回火的目的在于消除淬火应力,使钢的组织转变为相对稳定状态。在不降低或适当降低钢的硬度和强度的条件下改善钢的塑性和韧性,以获得所希望的性能。中碳和高碳钢淬火后通常硬度很高,但很脆,一般需经回火处理才能使用。钢中的淬火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具有体心正方结构,其正方度c/a随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大(c/a=1+0.045wt%c)。马氏体组织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有向稳定组织过渡的趋势。许多钢淬火后还有一定量的残留奥氏体,也是不稳定的,回火过程中将发生转变。因此,回火过程本质上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粹火钢,使钢中的热力学不稳定组织结构向稳定状态过渡的复杂转变过程。转变的内容和形式则视淬火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以及加热温度而有所不同(见马氏体相变) 。
禁忌证:
(1)严重的低氧血症; (2)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 (3)肺动脉高压; (4)无法纠正的凝血性疾病; (5)伴有肺大疱的肺气病以及太靠近血管的病变; (6)相对禁忌症是既往有肺切除术史或fev1<1l。
六、使用注意事项
(1)术者应熟知纵隔解剖知识,熟练掌握纤支镜检查技术; (2)术前常规阅胸部x线片及ct片,明确病变部位及气管旁较大淋巴结的方位; (3)将穿刺针经纤支镜活检孔送入时,一定要把针尖先缩回保护鞘内,待直视下选好位置并固定后再将针尖推出,以防损伤气管和纤支镜; (4)尽量垂直方向刺入病灶区,要注意避开支气管和软骨环,并要保证穿刺针进入病灶内的深度; (5)以纤支镜活检通道做支撑,在抽吸前必须固定好位置,维持抽吸负压为20ml,可向不同方向往复抽吸3至4次,能提高阳性率; (6)先进行tbna,然后活检、刷检,可避免污染和假阳性。
深圳市英菲尼奥科技有限公司
13714788980
中国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