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车充知多少?【车载充电器】


  时下快充车充这个话题持续升温,从百度指数检索反馈出来的数据显示,这个词汇1年不到关注度已经超越了移动电源等老牌产品,跻身上升快的热词。快充车充包含了众除了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oppo 广告语,大家应该耳熟能详了吧。下面为带大家详解一下快充车充产品。
  “充电5分钟,装逼2小时。“这句话实际上暗示我们,手机对快充车充技术的渴求源于手机使用模式的改变。功能机时代的手机只有通话和短信功能,屏幕、处理器也比智能机省电的多,使用频率和消耗功率和智能机不可同日而语。从当年的2.5wh能量到现在的15wh能量,手机电池能量在短短十年足足飙升了6倍,手机的使用时间却从3天降低到了1天。加上苹果带领的一波不可换电池的风气,于是座充充和备用电池这种外部充电方案自然和我们说了再见。手机15wh的能量全部依靠一个小小的充电/数据接口输入手机。这段短短的电路成了真正的充电瓶颈。跟大多数的行业标准演进的过程一样,手机充电回路的结构从带线的充电器转变为usb充电头,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而手机端接口从各厂商百花齐放到miniusb在智能机上初露锋芒,又是一段不短的时间过去了。然而随着手机轻薄化和智能化,miniusb却以比当初更快的速度被microusb所取代。2008年htc跟google发布了第一款android智能手机g1,随后g2、g3、g4等等接二连三上市,前几款笔者还清晰的记得均为miniusb接口,到了gx后初次看到microusb接口,随后这一接口基本统治了android智能机。在手机电池无法拿出充电,而边冲边玩对手机体验的负面影响甚大,对手机平安性也有潜在的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原本对于手机不是那么紧要的一个参数,这里姑且戏称之为”充电/装逼时间比“,开始成为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推动了新一代快充车充技术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