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十三五”太阳能发展规划


晃星太阳能光伏网讯: 前言
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技术成熟、产业化程度高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推广光伏发电应用是我省优化能源结构、落实节能减排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光伏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近来年,随着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我省太阳能光伏发电获得了较快发展。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我省光伏发电有序快速发展,按照《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做好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能综新能〔2014〕991号)文件要求,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覆盖全省14个地市州: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益阳、常德、郴州、永州、娄底、邵阳、怀化、湘西、张家界。规划期为2016-2020年,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目标展望至2030年。考虑到太阳能热利用项目一般单个规模较小,相关数据不便统计,光热发电在湖南省暂不具备批量建设条件,故本规划主要侧重于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
第一章 发展基础及背景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湖南省地处我国中部、长江中游,北毗湖北、东邻江西,南与广西、广东为邻,西和贵州、重庆接壤。境内出省主要通道全部高速化,京广、沪昆高铁以及京广线、浙赣线等铁路干线贯穿全省,航空和水运便捷。全省现有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共122个县级行政单位。截至2015年底,全省常住人口约为6783万人。
2015年,湖南省gdp达到29047.2亿元,比上年增长8.6%。按常驻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968元,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31.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2955.4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2760.2亿元,增长11.2%。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1.5:44.6:43.9,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区域经济发展,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12548.3亿元,比上年增长9.8%;湘南地区生产总值6031.8亿元,增长8.7%;大湘西地区生产总值4896.5亿元,增长8.6%;洞庭湖地区生产总值6949.7亿元,增长8.7%。
总体来说,尽管“十二五”以来经济运行环境复杂多变,全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是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局面。
二、资源条件
1、全国太阳能资源概况
我国属世界上太阳能资源丰富之一,全年辐射总量在330.1~8399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太阳能理论总储量147×108gw˙h/年。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的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为全国高,属世界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