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的崛起,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战略新兴产业,在行内人看来,并无意外。
处于转型升级中的,渴望新材料产业壮大。制造业需要材料升级以实现某项功能,而材料本身则在制造业应用中不断改进性能,形成炫目的新材料。如今,已有宜安科技、银禧科技、新材料、国立科技等行业或者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新材料的水平如何?业内人士认为“一定不低”。但民营企业在研发过程中缺乏资金,难以招聘到高科技人才。此类人才仍然倾向于去北上广深。由于新材料应用范围很广,企业还面临着全球性竞争。因此,有企业希望行业内部能够组建联盟,“一条龙”整合资源。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利用专业研究机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研发水性散热材料,新公司收入激增
在it配件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后,业内人士决定转型。他看到了电子信息板块材料市场的潜力。巧合的是,一位在长安专注研究新材料的高校教授谢君,推出水性散热材料。他俩一个搞运营一个搞技术,组建了中科智恒新材料有限公司,主打家电、消费电子的水性散热材料。
“电子产品往轻巧化方向走,功耗提高,因此对于散热器提出高要求。”业内人士解释说,按照传统做法是加大、加宽散热器,但这与轻巧化的趋势相矛盾,“我们不仅从设计方案着手,还需要从材料上着手,提高散热效果,让新设计的功能得以实现”。
据他介绍,过去常用的是油性散热材料,智能喷涂,材料利用率不高,介于50%到60%之间,且不可回收,因此造价成本较高。而水性散热材料利用率可达95%,且可以循环使用,结合自动化生产,产能比喷涂提高2倍以上,客户成本下降。目前合作的有乐视、t c l等品牌的电视机散热器,还有部分机顶盒产品。
去年8月份开始,随着合作产品量产,公司在短短3到4个月做到约300万收入,今年目标是800万到1000万。而人手一台的智能手机市场,是业内人士的下一步目标,“智能手机的门槛要高一点,就目前散热技术而言,给予手机改变的空间不是特别大,但是一旦技术研发成功,市场就会出现几何级扩张”。目前,公司正与某国产手机品牌进行合作,处于测试阶段。
在,像业内人士一样发现机会并付之实践的人并不少。
“从制造往智造走,新材料起到基础性的作用”。银禧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上市公司银禧科技旗下公司)研发经理唐昌伟表示,在发展新材料还是有优势,市场需求带动产业崛起,而这里也有原材料市场,方圆100公里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广东国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先生补充说,国际检测机构在珠三角均有分设点,促进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如宜安科技的液态金属、银禧的3d打印材料。同样的,新材料在制造业中有了实践的机会,开始大量用于产品。
“水平不低”,部分企业具有领先优势
新材料水平如何?有观点认为,新材料水平层次不齐,更多在低端挣扎。而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业内人士看来,的新材料水平很高。原因是不少国际品牌在中国生产,势必有的材料,才有产品。“我认为,新材料水平一定不低,只是因为目前市场需求按高中低端来配置,但并不代表就是中低水平,做高端我们也能做出来,这就o k了。有市场需求就肯定有人做,如同穿鞋子,耐克要穿,非知名品牌也要穿。”
新材料取代传统材料,企业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业内人士表示,欧美大品牌与本国供应商有很久的历史渊源,因此会优先选择原供应商配合研发,而亚洲供应商是后发。如此市场局面下,就要去挤占欧美供应商的市场,改变全球供应商结构,需要企业有实力。
以国立科技为例,公司的再生塑料改性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客户有广东金发科技、银禧科技、青岛海尔新材料等。利用废旧塑料生产改性塑胶粒1吨,相当于节约3吨石油、节能折标煤4 .29吨,减排二氧化碳6.75吨,正符合全球节能减排大趋势。公司也正在升级,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同研发机器人专用高分子材料,如做轴承,齿轮,线缆等。
“的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管理,四流企业做体力。”在南都记者采访中,这些新材料企业都希望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以标准带动行业发展。如今在细分领域,部分企业具有一定优势,如银禧科技在线缆领域处于行业龙头地位。
全球化竞争,是新材料行业的特征,与的外向型经济有关。随着部分产业链转移,企业也开始布局海外,新材料公司目前就在越南建厂,进行自动化生产。
新材料方面,去年研发投入1500万,公司研发部门有博士、研究生20余人,“我们近和清华大学在医疗方面合作,要知道身体内的材料价值很高。”业内人士表示,计划与清华大学在松山湖共建实验室,同时在道滘布局一个研发中心,大约6000平方米的空间,由50多个博士组成研发团队。
不过,招人难,仍然困扰着企业发展。业内人士表示,不是出不起价钱,“我们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招人,高端人才选择去北上广深,宁可拿低薪,都不来。早前联系一位刚毕业的博士生,月薪从1.2万升到1.5万,后都没有过来,选择去上海了。这方面很困扰我们。靠自己培养时间长,到外面请人不来,另外高校只有高分子材料专业,而t pu行业近才大规模应用,没有相关专业,很多人不太清楚这一个专业,也是比较麻烦的”。
高端人才难求,月薪一万五请不来博士。
在新材料产业,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
“材料更多是根据客户需求定做,属于被动的创新,如苹果、华为要什么产品,需要怎么样的材料,我们就去配合研发,而第二种是自己主动创新,在研发后还需要自主推广”。唐昌伟介绍,目前银禧科技的研发投入,为销售收入的3%到5%,3000多万投入到研发当中。共有90多名研究人员,2012年已与四川大学共建高分子材料研究院。
面对这些难题,有企业甚至希望行业内部能够组建联盟,一方面整合现有资源,制定中长期、长期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创立材料名片;另一方面共享资源,产学研结合,增加行业交流,提升水平。“中国市场足够大,企业好设计、生产、制造在一起。”唐昌伟表示,在改性塑料行业10多年,还是需要市场、研发、制造走在一条线上,不接触市场的话,发觉不了新的需求,市场化的东西很快,几个月没有了,“要不需求没了,要不就是被别人占领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