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广告媒体经营的模式创新发展趋势


  纸媒广告,受实际发行量和读者群体束缚,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挑战,各主流媒体先后发展鉴于纸媒的互联网平台、云媒平台,报网互动,将纸媒新闻搬到网络,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采编系统和行业资讯的权威性,渐渐缩短了纸媒与新媒体的差距,也为纸媒体存续和发展创新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广告亦如此,它是依附媒介发展的必然产物,广告主选择媒介的主因是多方面的,客观的媒介影响力是纸媒或其他新媒体广告经营的利器。
  在开放的信息环境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舆论平台,一是以传统媒体为依托的政策性新闻宣传舆论场;一是以新媒体为依托的网络社区舆论场。当前,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层面,报纸都将是沟通与融合两个舆论场、构建我国社会舆论新格局的重要力量。
  人们的需求依然在不同层面展开,纸媒的传播功能依然是其天然功能之一,不可能被新媒体完全替代,人们对报纸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必须指出的是,认为纸媒必将灭亡的观点,实际上是将人们更多、更细化的需求掩盖在接受信息的单纯需求之下了。比如,人们穿衣服是满足自己遮盖身体、取暖的需求,这种单纯需求下面还有诸多其他需求:喜欢穿牛仔的、喜欢穿军装的、喜欢穿休闲的、喜欢穿西服的,这些不同的需求如果都被简单划一地放在穿衣服之中,而忽略其内部多样性就无法令人信服。同样,纸媒作为诸多媒体的一种形态,它在满足人们对传播功能的不同偏好中依然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纸媒衰退归衰退,但它不会从人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
  媒介经营视角不应在媒体形态上(如何抓住年轻读者、报网互动等方面)打转转,新媒体带来的不仅仅是传播形态上的变化,更在内容创新的种类、程度和速度上都有所增强,新媒体的进化步伐要求纸媒必须快速跟进,纸媒必须在创新节奏与内容质量上进一步升级以适应新媒体的形态。媒体作为一种整体,因新媒体的加入而产生鲶鱼效应,加速了传媒整体的升级。归根到底,要想彻底挖掘媒体为受众服务的功能,就必须围绕着客户需求的特点,将传媒产品植入受众需求的价值链之中,形成系列和系统,从而令受众对媒体产生黏性,它必然要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在此情形下,传统媒介经营者自身面临着两个重要的转变:其一是必须迅速转变经营观念,新媒体不是敌人,而是自己打着灯笼找都找不到的朋友;其二是迅速学习接受新技术,只有从技术层面切入,才能够对新媒体的功能与影响有深刻的认识,在下一步的媒介融合中才能有的放矢,处变不惊。
  纸媒要有勇气拥抱互联网,除了在载体形式上应该取长补短外,还应该把自己塑造成内容、观点和意见的供应商,同时借助网络这个优质渠道传播内容、观点和意见,并增辟全新的商业模式。换句话说,就是应该将每一份报纸杂志当作一个品牌来建设,这个品牌由报纸(或杂志)、报纸(或杂志)网站、报纸(或杂志)文化三个产品组成,前两者是有形的产品,而文化属于非物质产品,经由纸媒经营者的有力推动存在于人们的口碑当中。通过这三个产品分进合击,纸媒品牌的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将日益累进,并一步一步奠定成为新闻供应商、优质生活方式倡导者的地位。这是纸媒的盈利模式,也是其核心价值价值所在。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品牌意识、品牌营销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传媒领域并没有像在其他商业领域一样受到重视。在传媒资源逐步开放、媒介经营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信息时代,纸媒至少应该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加强自己的品牌构建工作。
  近些年,互联网等众多新媒体的出现,一度冲击或挑战纸媒经营的底线,部分纸媒代理公司关闭、转行或微利坚守,纸媒广告的价格透明也使业内代理公司举步维坚。坚持、创新、发展,是纸质媒体亦或是纸质媒体代理公司不诤的法则。现在几乎每个纸媒体都在发展自己的网络媒体平台,有的已经发展了自己的电子媒体有偿在线阅读,少数的网络媒体正在逐步发展鉴于平台之上的网络广告,但大部分媒体这两个平台现在都是独立经营,报纸广告和网络经营团队独立,没有统一的协调,从而没有真正达到报网互动的营销效果,除报纸广告电子版上有在线展示功能外,并没有实质性的在网络广告上开发与投放,从而丢失了这一潜在的广告份额;同时,一个媒体主体的两个经营团队,也从某一角度浪费了人力资源。幸好,部分媒体的领导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报网融合,多媒体经营,线上和线下互动,充分开发广告主的潜力,让广告主得到实惠,从而拓展了纸媒广告经营的空间,真正实现报网互动的良性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