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课程】孔子的一生


  2017年2月18日,萃辰天心书院常务副院长雷磊应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财富管理中心(汉口)之邀开讲国学课程——《孔子一生》。为了提高专业化服务,财富管理中心定期(周六)邀请行内外专家开展沙龙活动,内容包括国学、投资移民、出国旅游、茶道茶艺、健康养生、艺术鉴赏课程。2017的1月17日,萃辰天心书院茶艺师曾在此讲授茶道课程,受到了到场嘉宾的一致好评。
  课程开始,雷磊老师从他的国学缘讲起。雷磊老师出生于湖北京山,从小喜爱文学、追慕圣贤,深受新中国湖北京山诗人、散文家聂绀弩的影响。2009年大学毕业的他走进了萃辰天心书院,跟随萃辰天心书院院长陈伯安先生学习国学,之后一直担任国学研修班的班主任,如今在书院开讲朝花夕拾·《国学精华录》系列课程。
  简单的介绍之后,正式走进了课程的主题——《孔子一生》,孔子说:“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随欲,不逾矩。” 孔子是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的,我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习上,到了三十岁能在社会上立足,四十岁遇到事情就不迷惑了,五十岁便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然而,孔子的一生却是充满坎坷的。
在童年时期,他三岁丧父,母亲颜征在带着他和有足疾的异母兄弟孟皮远离充满纷争的家庭,回到曲阜阙里娘家,过着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生活,可以说孔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是没有得到过父爱的,反过来说,孔子的思想跟其母亲及其外祖父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青壮年时期,孔子十七岁丧母,守孝三年,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次年得一子孔鲤,在成家之后,孔子开始向往仕途,想在官场上成就一番事业,在此期间,孔子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也当过“乘田”,管理畜牧。在仕途上的不如意,孔子开始创办私塾,将从政的热情移向教育业。此后,孔子的名声逐渐远扬,得到社会的认可。
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这年孔子到齐国谋求发展,很快得到齐景公的赏识,并准备重用于孔子,但遭到晏子的反对,和一些大臣的加害,孔子只好逃回鲁国。回到鲁国后,孔子没有直接参与政治,而是钻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再者鲁昭公死后,政权被大夫家臣所掌控,本有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
到了中年时期,孔子在仕途上开始得到重用,从中都宰到大司寇兼宰相,可谓是青云直上,但这一方面显示了孔子在政治上的具足才能,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孔子将流离失所、周游列国的开始。
鲁国重用孔子后,鲁国得到大治,为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孔子决定采用削三桓,堕三都的措施,但是开展的并不顺利,只得半途而废。而齐国见鲁国重用孔子后日益强盛,恐危及自身,采用美人计,选80名美女送到鲁国,导致鲁国君臣终日沉迷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很快孔子和大夫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从此,孔子不再受到重用,只能再次到外国寻找用武之地,而这次的出走,标志着孔子背井离乡、周游列国的开始。
离开鲁国后,孔子在各国来回徘徊,仍然得不到重用,并且受到众多歧视和陷害,甚至惹得性命之忧。公元前484年,弟子冉有率领鲁国军队大胜齐国,因此,在弟子们的拥护下,季康子派人用钱迎接孔子回归鲁国,终于结束了14年之久的流离生活。
这次回归鲁国,孔子已是步入晚年的老头了,鲁国对他只是敬而不用、让其安心养老,孔子退而修整诗、书、礼、乐、易。在他的晚年,孔子经历了白发送黑发的丧子丧徒之痛,他的爱子孔鲤和爱徒颜渊、子路相继去世。公元前479年,孔子患病不愈与世长辞,享年73岁,鲁哀公十分悲痛,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众多弟子为他守墓,在墓旁建立房舍以墓为家,孔里因此得名。
回顾孔子的一生是充满坎坷的,也可以说正是因为在生命中的艰难险阻,成就了这位划时代的圣人。一代圣人告别世人长眠于地下,而他的伟大思想和精神却与世长存。如今我们学习经典,不仅仅是文字的传递更深层的是哲人背后所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