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体能训练设计思路—兰州热炼健身


格斗体能训练设计思路—兰州热炼健身
     兰州健身房,兰州健身俱乐部,兰州健身工作室大纲:介绍一个概念:gpp与spp。
gpp全称为general physical preparation,译作常规体能储备。经常被提及的一些身体素质诸如:绝.对力量、肌耐力、心肺耐力、速度、协调性、爆发力等都包含在gpp内。反过来说gpp训练的目的也旨在发展这些综合能力,以提高训练者在格斗中的运动表现。gpp常见的动作有硬拉(主要提升绝.对力量与肌耐力)、负重农夫行走(主要提升肌耐力)、甩绳(主要提升爆发力与协调性)、跑步(两项耐力)等等,不一一列举。gpp训练的特点是对整体体能提升巨大,功能迁移用途普遍(即使不练格斗,对日常生活也有很大帮助)。
与gpp相对应的是spp:specific physical preparation,笔者通常译作专项素质储备。spp训练动作与你所参与的运动专项有着更紧密的结合,有时候甚至与技战术训练的界限十分模糊:比如杠铃炮台架单臂借力推(打击系选手)、后抛药球(摔跤选手)、毛巾抓把引体向上(柔道柔术选手)等。spp训练动作的特点是功能迁移场合单一,但是迁移度极高,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对专项运动表现的提升度相比gpp训练更高,运动员更容易直观感受到收益。
一份完整的格斗体能训练计划应该同时包含gpp与spp训练,两者缺一不可。国内大多数格斗训练者受场地、时间和精力所限,一周七天可能只能安排2-3次较为系统的体能训练。在这为数不多的几次完整的体能训练中,笔者建议gpp与spp比重为7:3,尽可能多做gpp训练,而spp训练可以拆分开穿插在技战术训练当中进行。
02动作。本文作为“纲要”,并不会直接给出你想要的一份完整的训练计划。因为格斗项目包罗万象,个人情况也不尽相同。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里罗列一些基本要点,希望大家看完此文能掌握方法,早日学会编排符合你个人需求的体能训练计划:
1.简洁高.效原则:尽量选择自由器械、多关节复合动作,或体操动作,少做单关节固定器械运动,这样在一次训练中能够锻炼到更多部位。比如锻炼下肢力量,杠铃负重深蹲好过固定器械腿屈伸。除非某块肌肉过分薄弱需要单独加强。
2.简单易用原则:有一些其他专项运动,比如奥林匹克抓举、阿拉斯加石球搬运等,看似对身体综合素质提升非常大,但因入门门槛太高,往往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其技巧,稍有不慎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手腕、腰椎等),终得不偿失,建议视个人学习能力强弱酌情采用。
3.适宜刺激区间原则:通常意义上来说,发展绝.对力量应控制在3rm以下,若要发展肌耐力则应每组次数多于12才有意义。注意rm这个单位,它可不仅仅是标明次数的哦,不知道的同学请自行搜索,这篇纲要暂不作初级科普。此外,格斗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只是辅助,一般不应让神经过分疲劳,或者doms(延迟性肌肉酸痛)太严重以影响技战术训练,整体收益会下降。
4.混合编排高强度原则:除绝.对力量训练外,其他素质训练可交叉编排,做成高强度混合型多元素训练,这样可以得到两项耐力素质的巨大提升。
5.杠铃是你提升绝.对力量的不二之选:绝.对力量(很大肌力)训练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增肌训练,而是神经募集度训练。所以不要贪多,而要尽可能用大重量,记住只有足够重(3rm以下),才能充分刺激神经募集起更多的肌肉去对抗。常规器材里能比杠铃上到更大重量而又能适宜抓握的几乎没有(因为重心的原因),所以它是你提升绝.对力量的很佳选择。常见的绝.对力量训练有:硬拉、深蹲、卧推等。
6.单侧运动比双侧平衡进行的运动价值更大:九成以上的格斗动作都是身体两侧处在不平衡状态下进行的,不管是打击、摔跤还是地面缠斗,所以从动作模拟上来说,单侧运动还原度更高。此外单侧运动能更好的锻炼核心稳定性,强大的核心稳定性是防御对抗的重中之重。举例说明:哑铃卧推优于杠铃卧推,壶铃深蹲推(thruster)优于杠铃深蹲推(训练绝.对力量除外,参照第5条)。
7.曲线动作比直线动作价值更大:不管是出拳,还是摔、拖拽,发力模式中通常都伴有躯干偏转,因此核心助旋能力强弱直接决定了你的进攻威力。曲线动作(如转体侧抛药球、砍举等)能很好的锻炼核心助旋能力以及整体动力链的连贯协调性。
8.每次安排至少一项以上的爆发力训练:这个不用多说,爆发力是格斗运动员致胜的不二法门。常见的爆发里训练动作有砸轮胎、甩绳、药球投掷等。
03时长。一般情况下,完整体能训练的时间长度应小于90分钟。
前面已经说了,体能训练对于格斗训练者来说只是辅助地位,所以任何的体能训练都应该尽量服从格斗专项本身的需求,明显不符甚至背道而驰的训练显然不是上佳之选。
大部分格斗发生的持续时间通常很短:常见的格斗赛事中,柔术比赛很短,仅一回合6分钟;mma比赛通常为3 5=15分钟;日常生活发生的冲突持续时间更短,绝大多数小于一分钟。所以格斗训练者对“有氧耐力”的需求并不十分严格,如果没有特殊需求(比如赛前减重),动辄在体能训练中安排一个10公里以上的长跑显然是收益很低的。
*有一个特例是拳击比赛,一旦达到金腰带级别争夺战,会出现8至12回合的超长比赛,所以高水平的拳击运动员相比其他格斗训练者,应更注重提升有氧耐力素质,在训练中插入半程马拉松甚至全程马拉松元素都有一定的必要性。
再从对心肺耐力以及肌耐力的刺激程度来说,很多动作如果频率过慢,或者组间休息时间过长,等于变相降低了强度,对两项耐力的刺激很小,得不到足够锻炼,不符合适宜刺激区间原则。所以如果你编排了过多的动作或者过高的次数,发现自己无法控制在90分钟内完成,应酌情减量。
网址: .com
联系人:李教练
手机:152
服务热线:0931-
电子邮件:
地址:兰州市庆阳路128号凯大大厦第一单元10层10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