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控制和施工工艺


1、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控制
  1 )严格把关施工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强度等级等要符合施工规范。按照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由专门的试验室对泵送混凝土进行配比。应用掺合料、外加剂配料等,通过不断调整,改善预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确保泵送效果。混凝土配比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砂率,砂率高能够提高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但是如果砂率过大,当水泥浆不足以包裹骨料表面时,则粘聚性反而下降,从而增加混凝土表面的裂纹。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检查,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随意改变配合比。
  2)严格执行混凝土养护。对于高层建筑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量,应当建立完善的养护方案。要对混凝土的养护有足够的重视,从混凝土开始养护至养护结束,由专人负责。养护方案的建立要综合人员、覆盖、昼夜温差、水源等方面的因素,加强养护期的监督与管理,重视关键细节。养护期间,记录混凝土养护措施及现场养护的情况,及时发现养护过程中的问题,保证混凝土养护顺利完成。
2、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工艺
  1 )为了防止出现混凝土倾斜或堆积的现象,浇筑混凝土时,应尽量确保一次浇筑到位。严格控制下料斗的操作,逐渐推动料斗,控制出料量,从而形成混凝土的带状浇筑。
  2 )尽可能避免混凝土斜层浇筑、大块浇筑,因为这样容易导致混凝土分离,特别是在新拌混凝土缺乏黏聚性时,更容易出现离析现象。对每次浇筑的厚度进行限制,宜采取分薄层浇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每次混凝土浇筑厚度应小于30cm,这样可避免因顶层混凝土过重造成底层空气不能逸出,而遗留在混凝土内部的空气常常导致振捣不全,使混凝土的表面出现缺点。
  3 )尽量快速地浇筑混凝土,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速度约为15m3/h,浇筑速度应当与振捣速度协调,保持均衡。
  4 )降低入模温度。要严格地控制混凝土入模的温度,温度不应大于32℃。必要时可添加制冷机组或采用加冰块的方式达到降温目的,确保混凝土入模时,能在标准温度范围内进行,同时,也要严格控制浇筑混凝土完毕后的内外温差,温差不应大于25℃。 
  5) 混凝土振捣。振捣方法要正确,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应注意振捣时间与振捣范围,防止过振、漏振,确保所有部位的混凝土都能得到充分振捣,振捣时间也不宜太长,以免影响到混凝土固化。为了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可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法,在浇筑混凝土时进行第1次振捣,在混凝土静置一定的时间后再进行振捣。控制振捣棒插进下一层混凝土的深度,确保插入深度在5~10cm之间;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直至混凝土表面没有气泡泛出为止,振捣时间约为5~10分钟。
  6 )混凝土养护。为避免混凝土构件表面由于失水出现裂缝现象,影响其耐久性及外观效果,应做好混凝土早期固化的养护,加强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在混凝土初凝后,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其表面,从而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良好的保温层,保持较高温度。在夏季施工时,混凝土表面受水化热与气温的共同影响,水分散发速度较快,为了避免表面出现裂缝等现象,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湿养护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喷水保湿养护,应不少于14天。
                                                                                    砼创(上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